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1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結結巴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說話不流利。《鏡花緣》第八七回:「一人素有口吃毛病,說話結結巴巴,極其費事。」也作「巴巴結結」。
血盆大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盆口一般的血淋淋大嘴。[例]當銀幕上的恐龍張開血盆大口吃人時,觀眾都嚇了一跳。
補償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卑的領域裡,積極克服此一領域之缺陷與不足,經由加倍努力,不僅克服缺陷,更達到卓越非凡,例如一個天生口吃的人成為傑出的演說家。間接補償的意義著重在於:當個體在某一領域或某方面遭到挫敗後,自知其有力有未逮,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形下,乃轉移其努力的方向,並且獲得成功產生心理補償。重點區辨為此一「改變、轉移」的心念,間接心理補償的心境,可比擬為『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之感。例如容貌平庸的女孩努力用功,爭取好成績。善加將補償作用運用於人生的學習與自我砥礪,其將成為精益求精的利器,不斷進步與突破的試金石。 參考文獻Hayashi T...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衛鞅」。 (4) 韓非:?∼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5) 詼諧:談話風趣、幽默。 2、「不羈」:《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而不牽於卑亂之語,不奪於眾多之口。……今人主沈於諂諛1>之辭,牽於帷裳2>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3>,此鮑焦所以忿於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 〔注解〕 (1) 諂諛:音ㄔㄢˇ ㄩˊ,逢迎阿諛。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口吃、說話不順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或謇喫無宮商,或尪陋希言語。」
彫蟲小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雕蟲小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揚雄的學術成就,自古以來頗多爭議。張衡稱讚他「妙極道術」,張子侯甚至尊為「西道孔子」;朱熹則認為他「拙底工夫」,只會模仿。揚雄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在思想上,揚雄模仿《周易》著《太玄》,模仿《論語》著《法言》,雖曰模仿,但其中不乏新見,可說是繼承了《周易》、《論語》的傳統,而又加以超越。在文字研究上,揚雄著有《方言》一書,是最早的方言研究專書,開啟日後方言研究的先河,是研究漢代方言、音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揚雄也是一個出色的文學家,早年他曾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作〈甘泉賦〉、〈羽獵...
揚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53~西元18)字子雲,本作楊雄,西漢成都人。其人口吃而博學深思,少喜作賦,多仿司馬相如,後薄之而不為,於是作《太玄》以擬《易》,作《法言》以擬《論語》,仿《倉頡篇》作《訓纂》,仿《虞箴》作《州箴》。
左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學術思想3 著作4 代表作5 評價 生平左思(約250年─305年)字太沖,齊國臨淄人。西晉文學家。是太康時期最傑出的作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左思出身儒學世家,貌醜口吃,故不好交遊但辭章壯麗。晉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前後,左思妹左芬被選入宮,於是移家洛陽,任秘書郎。元康年間,左思參與當時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並為賈謐講《漢書》。並為賈謐講《漢書》。元康末年,賈謐被誅,左思退居宜春裏,專意典籍。後齊王召為記室督,他辭疾不就。太安二年(303),河間王部將張方縱暴洛陽,左思移居冀州...
妥瑞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行為的產生。(二)聲語型清喉嚨、低吟、擤鼻子、以鼻吸氣、咳嗽以及大叫較為常見。其他還有喘氣、噎氣、口吃、吹口哨、模仿動物叫聲,發出字音、字節等粗魯、不雅的字句。也會重複自己說過的話或突然改變音量或聲調等行為。(三)感覺或心理上大部分的妥瑞症患者在即將發病前都有徵兆,譬如因為眼皮酸而眨眼睛、因脖子和肩膀酸而搖頭、聳肩,通常都是「tic」的衝動;也有感覺到緊繃感、肌肉緊張、刺痛、甚至覺得別人癢而去抓別人的幻魅式「tic」。三、成因(一)神經醫學方面目前有許多證據指向妥瑞症是源自於發展中的基底核出現多巴的高反應性。這些神經迴...
司馬相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79~前117)字長卿,漢蜀郡成都人。為人口吃而善著書,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後稱病免官。復以子虛賦得武帝賞識,又作上林賦以獻,拜為郎。後奉使西南,轉遷孝文園令。相如之賦,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鉅。也稱為「馬相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