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55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蘭亭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熾盛隆貴。王羲之因為這樣的出身,一出仕便為秘書郎,後為庾亮的參軍,再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最後做到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為人坦率,不拘禮節,從小就不慕榮利。《世說新語》裡載有王羲之"坦腹東床"的美談。晉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王導讓來人到東廂下逐一觀察他的子侄。 門生回去後對 郗鑒匯報說: 王氏的諸少年都不錯。他們聽說來人是郗家派來選女婿的,都一個個神態矜持。只有一個人在東...
投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抵抗,向對方降順。《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纔經數合,只見樊愛能、何徽兩個引取馬軍先走,右軍潰散,只留步軍千餘人,盡解甲走詣北漢主軍前投降。」《三國演義》第二回:「朱儁分兵四面圍定,城中斷糧,韓忠使人出城投降。」
東床坦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是逸少。乃妻之。 〔注解〕 (1) 王羲之:西元321∼379,字逸少,王導之姪,晉臨沂人。嘗為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善書法,所寫行書,冠絕古今,其中以〈蘭亭集序〉、〈快雪時晴帖〉等為最,後人尊其為「書聖」。 (2) 風操:風節操守。 (3) 郗虞卿:指郗鑒。郗鑒(西元269∼339),字道徽,東晉名臣。蘇峻之亂,誓師勤王,復安晉室。諡文成。郗,音ㄔ。 (3) 囓:音ㄋ|ㄝˋ,啃、咬。 (4) 神色自若:神色從容自然,很鎮定的樣子。見「神色自若」。〔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逼人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2) 王逸少:王羲之(西元321∼379),字逸少,王導之姪,晉臨沂人,後南遷為會稽人。嘗為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善書法,所寫草隸,冠絕古今,以〈蘭亭集序〉、〈樂毅論〉等為最,後人稱為「書聖」。 (3) 洞精:流利精妙。 (4) 遒媚:形容書法秀美而強勁有力。遒,音ㄑ|ㄡˊ。〔參考資料〕 晉.王羲之〈雜帖〉(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二四.王羲之》引)獻之字子敬,少有清譽,善隸書,咄咄逼人。
王羲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321~379)字逸少,王導之姪,晉臨沂(今屬山東)人,後南遷為會稽人。嘗為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善書法,所寫行書、楷書,冠絕古今,以〈蘭亭集序〉、〈樂毅論〉等為最,後人稱為「書聖」。
東床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是逸少。乃妻之。 〔注解〕 (1) 王羲之:西元321∼379,字逸少,王導之姪,晉臨沂人。嘗為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善書法,所寫行書,冠絕古今,其中以〈蘭亭集序〉、〈快雪時晴帖〉等為最,後人尊其為「書聖」。 (2) 風操:風節操守。 (3) 郗虞卿:指郗鑒。郗鑒(西元269∼339),字道徽,東晉名臣。蘇峻之亂,誓師勤王,復安晉室。諡文成。郗,音ㄔ。 (3) 囓:音ㄋ|ㄝˋ,啃、咬。 (4) 神色自若:神色從容自然,很鎮定的樣子。見「神色自若」。〔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如荼如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用煮飯剩餘的灶火照明。然後就擺開陣勢,以一百人為一行,形成百行共約一萬人的方陣。共有左軍、中軍、右軍三個方陣,合計約三萬人的陣勢。中軍的士兵一律穿白衣、白盔甲,拿白旗,使用白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片白色的花;左軍的士兵則一律穿紅衣、紅盔甲,拿紅旗,使用紅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團火球;右軍的士兵則一律穿黑衣、黑盔甲,拿黑旗,使用黑色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一片烏黑。天剛亮,吳國軍隊已近晉營,吳王親自擂起戰鼓,三軍也跟著吶喊,聲音響徹天地。晉國國君見到這樣盛大的軍容,嚇得趕緊派人議和,尊吳王為霸主,這件事才告結束。後來「如火如荼」這個成語,就從原文中用來形容軍容的「望之如荼」、「望之...
東床嬌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是逸少。乃妻之。 〔注解〕 (1) 王羲之:西元321∼379,字逸少,王導之姪,晉臨沂人。嘗為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善書法,所寫行書,冠絕古今,其中以〈蘭亭集序〉、〈快雪時晴帖〉等為最,後人尊其為「書聖」。 (2) 風操:風節操守。 (3) 郗虞卿:指郗鑒。郗鑒(西元269∼339),字道徽,東晉名臣。蘇峻之亂,誓師勤王,復安晉室。諡文成。郗,音ㄔ。 (3) 囓:音ㄋ|ㄝˋ,啃、咬。 (4) 神色自若:神色從容自然,很鎮定的樣子。見「神色自若」。〔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弩張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後世也常以大司馬稱兵部尚書。 (6) 弛兵:放下兵器、收兵。(二) 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王右軍書如謝家弟子,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王子敬書如河洛間少年,雖有充悅,而舉體沓拖,殊不可奈。……崔子玉書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有絕望之意。師宜官書如鵬羽未息,翩翩自逝。韋誕1>書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 〔注解〕 (1) 韋誕:字仲將,三國時魏人,生卒年不詳。是著名的書法家和製墨家。
一筆三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波三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波三折」本是書法術語。用筆時平捺稱「波」。凡寫捺筆要三次轉拆筆鋒:起筆束緊,頸部提起,捺處鋪開,呈波折狀,猶如水流自高處而下,穿澗而行,故以「一波三折」作比喻。王羲之(西元321∼379),字逸少,晉臨沂人。其人品高潔,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善書法,所寫草隸,冠絕古今,以〈蘭亭集序〉、〈樂毅論〉等為最,後人稱為「書聖」。在〈題衛夫人筆陣圖後〉中,王羲之提到,如果把一幅字寫得平直呆板,像算盤珠子整整齊齊排在算盤上一樣,就是只描出字的點畫,而不是寫字。從前鍾繇的學生宋翼就常常這樣寫字,鍾繇經常責斥他,嚇得宋翼跑回家去,三年不敢來見。宋翼在家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