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測驗卷、觀察表等。1.作業單:又稱作業學習單,旨在提供小組討論,以精熟教師的授課內容。一方面要鼓勵同儕指導,另一方面提醒學生:唯有每個人都精熟作業單上的練習之後,小組活動才算完成。2.答案單:提供作業單的解答,在小組討論後由教師分發給各小組自行訂正,並自我檢討,強調立即回饋的效果。3.小考測驗卷:在每單元結束後,教師立即進行小考測驗,由同學自己作答。測驗分數不僅影響個人成績,亦會影響小組得分,為了在測驗上有良好表現,個人在小組討論並練習作業單時應力求瞭解,不懂之地方立即請益同學。4.觀察表:主要用來了解學生在小組學習時...
角色取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題。 影響社會認知發展的因素1.認知發展:形式運思期發展出的角色取替能力有助於社會認知的發展。2.同儕互動:從遊戲中的溝通得知他人有不同觀點。3.社會經驗:社會互動有助社會認知及社會判斷。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角色取替英文關鍵字:perspective taking 參考資料何薇玲著。幼兒發展與輔導,2012年七版,頁10-28.29.30,高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交互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又稱相互教學法,是帕利沙及布朗(Palincsar, & Brown, 1984)根據建構主義而發展的閱讀教學方法。目的是透過師生及同儕的對話和討論,訓練學生四項閱讀策略,以提高學生自我監控和理解文意的能力。 交互教學法四項策略(一)摘要: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所理解的內容的要點,從中反思能否理解文章的要點。(二)提問:要求學生就文章中重要的概念提出問題,自我檢視能否掌握文章的內容重點。(三)澄清:要求學生解決閱讀時所遇到的困難,使他們能了解文章的意思。(四) ...
潛在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的、不明顯的學習,在學校教學活動中,例如:學校環境和組織特性、學校氣氛和文化、班級氣氛和文化、學生同儕文化、教師期望、師生互動等等,深深影響學生學習經驗和成效,但它卻是隱藏的、難以預期的,不像在「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中,是透過一種有計畫和有目的的來引導學生學習活動,所以它會反映出某種意識形態或價值理念。潛在課程的研究與發展,約自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對於傳統學校教育不滿之後才開始。最早提出「潛在課程」名詞,係由傑克森(P. W. Jackson)於1968年在其《將士中的生活》(Lif...
謙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和虛心。[例]雖然他已有成就,待人還是謙虛有禮,得到同儕的推崇。
自我認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問題分別為「個體是否積極的尋求自我認同?」「個體是否對行為做出承諾?」(例如,對價值、學校、工作、同儕以及對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對他人認同的觀點)。 定向型統合(identify achievement)對兩個問題答案皆為肯定的人,即為定向型統合,代表個體已經對自己的認同產生尋求,並且根據尋求的結果,對自己的教育、職業或是他人做出承諾。舉例來說,瑪莉深思熟慮後決定未來要當醫生,她相信藉由該職業可以讓她幫助他人。 迷失型統合(identity diffusion)對兩個問題答案皆為否定的人,即為迷失型統合,他並沒有對...
教學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rch(1996)認為團體討論可以增進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團體討論可以採取大團體討論、小團體討論、同儕或協同討論等形式。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學策略英文關鍵字: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參考資料註1. 沈翠蓮著(民90,初版)。教學原理與設計 (頁53~62)。臺北市:五南。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6%95%99%E5%AD%B8%E7%...
精熟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精熟的標準通常是指答對百分之八十五。目的:主要提供無法達到精熟的學生得到適當的額外幫助。像是:跟同儕小老師一起學習、從合作小組的團隊成員獲得幫助。對於已達到精熟程度的學生,可給予較豐富的活動,像是:獨自作業、電腦模擬學習。理念: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能力﹐所不同者只是學習所需時間的多寡而已﹐如將學生性向視為學習速度的指數﹐對全體學童學習同樣教材的結果而言﹐就沒有所謂成就優劣之分﹐而只有學習快慢之別。特色: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增加成就感。為有效的個別化教學實際﹐助於大部份學生學習成功。 教學過程教師必須把課程分為一些小單元...
檔案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家長的方面,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優劣勢能力,而不只是汲汲營營於一個抽像的分數;除此之外,在同儕方面,檔案評量也能提供互相觀摩、分享學習的機會。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檔案評量英文關鍵字:portfolio evaluation 參考資料張春興(200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重修二版,頁431。東華,台北。葉順宜(2012)。檔案評量運用於國中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涂金堂(2010)。是檔案評量或是檔案堆積?談實施檔案評量時教師應注意的事項。研習資...
mal Development, ZPD)理論,較高的潛能發展階級,是需經由成人的輔導或其他高能力的同儕合作所決定的(Vygotsky, 1978)。也就是說,教師與學生可透過電腦網路的基礎鷹架,提供學習者學習的基礎路徑(楊振嘉,民89)。Linn(1995)在陳述知識統整環境(Knowledge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KIE)的設計理念時,曾提出「鷹架式知識整合」(Scaffolded Knowledge Integration, SKI)之學習理念。SKI 主要包含四項重點(引自陳明溥,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