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7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唱歌時,互相應和。《荀子.樂論》:「唱和有應,善惡相象。」《資治通鑑.卷二七二.後唐紀一.莊宗同光元年》:「陪侍遊宴,與宮女雜坐,或為豔歌相唱和,或談嘲謔浪。」
2.以詩詞互相酬答。唐.張籍〈哭元九少府〉詩:「閒來各數經過地,醉後齊吟唱和詩。」《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今遇知音,不敢愛醜,當與郎君賞鑒文墨,唱和詞章。」
3.互相呼應、配合。《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下.安思閻皇后紀》:「更相阿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和,皆大不道。」《新唐書.卷一七四.列傳.李宗閔》:「而宗閔中助多,先得進,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異己者。」
|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指占有利的時機不如占地理優勢,占地理優勢又不如取得人心。《孤本元明雜劇.博望燒屯.頭折》:「西川五十四州,五見四,也是個九數,是人和之地。便好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在此行業,不得不做事。有無可奈何,勉強從事的意思。如:「別抱怨了!我們也不過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罷了!」也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和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和的樣子。如:「他是個和藹可親的人。」
|
附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己毫無定見,隨他人意見或行動而同聲應和。《古今小說.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或時唾罵嚴賊,地方人等齊聲附和。」《文明小史》第三二回:「你如何倒附和起新黨來?索性要開學堂了。」
2.依附勾結。宋.葉適〈國子監主簿周公墓誌銘〉:「聲連勢合,附和傾朝廷。」《明史.卷一七九.列傳.鄒智》:「李林甫、牛仙客與高力士相附和,而唐政不綱。」
3.響應、追隨。如:「許多同儕都附和他的政策主張。」
|
和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相處親愛和善。《左傳.成公十六年》:「用利而事節,時順而物成,上下和睦,周旋不逆。」《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兩人素常和睦,趕辦公事,從來沒有什麼推諉。」
|
謙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恭和藹。《宋史.卷三四五.陳瓘傳》:「瓘謙和,不與物競,閑居矜莊自持,語不苟發。」《紅樓夢》第一四回:「現今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謙和。」
|
和衷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衷,語出《書經.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共濟,語出《國語.魯語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和衷共濟比喻彼此同心協力,共渡困難。《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三回:「若要辦理得善,頭一著要諸大股東和衷共濟,以外的事自然就都好商量了。」
|
春和景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氣和煦,景物明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明.汪錂《春蕪記》第二齣:「小生許久不與他會面。喜今日春和景明,晝閒無事,不免去看他一遭。」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