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慾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慾,對情感的需求。[例]他自認對塵世已無任何的慾望,因此決定出家修行。
亞理士多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所推從,更有人曾言:「西方思想在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之間擺盪」。亞里士多德提出想法主要關心變化不盡的塵世,也帶有後世許多心理學理論之色彩。當中世紀教父哲學成為顯學時,亞氏被尊奉為「大哲學家」,後到17世紀時唯實論的興起亞氏的理論又重新抬頭。但無論如何亞里士多德可說是史上熟知當時人類知識的最後一人,他的學術思想對西方文化、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除了是最偉大的哲學家外,也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親自辦學,從事教育與研究工作,他繼承了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偉大的精神及思想傳統,並且進一步將之發揚光大,對於整個西方的精神文明以及學...
迷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酷好事物進而入迷難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塵世紛囂,有何好處?雖可以濟人利物,只怕為慾火所燒,迷戀起來,沒人指引回頭。」《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如今怕他迷戀,只有趁早上船。」
遁入空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避開塵世而入佛門。如:「他不再留戀富貴,決定遁入空門做一個與世無爭的人。」
飄飄欲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飄上升,好像要離開塵世變成神仙。《老殘遊記》第六回:「到了次日,老殘起來,見那天色陰的很重,西北風雖不甚大,覺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飄飄欲仙之致。」
渾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塵世、塵途。《清平山堂話本.張子房慕道記》:「高祖曰:『卿不比在前渾濁之時。』張良答曰:『我王若要回朝,請我王到茅庵獻清茶一盞。』」
遊戲人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放逸嬉戲的態度面對塵世的生活。也作「游戲塵寰」、「游戲人間」。
超凡入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超脫塵世,得道成仙。《鏡花緣》第四五回:「孽龍業已覓了仙草,百花服過,不獨起死回生,並可超凡入聖。」
明月清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皎潔的圓月,清爽的微風。語本《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衿。」後比喻擺脫塵世羈絆的悠閒生活。明.沈采《千金記》第二齣:「戀功名水上鷗,俏芒鞋塵內走,怎如明月清風隨地有。」
振衣濯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高山上抖落衣上塵土,在長河裡洗淨足上汙穢。語本晉.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比喻心志高潔,遠離塵世而歸隱。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一.記詩》:「再拜先生淚如洗,振衣濯足吾往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