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29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滿城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句奉寄。」聞者笑其迂闊6>。 〔注解〕 (1) 潘大臨︰北宋黃岡人,生卒年不詳。少警敏不羈,與弟大觀皆以詩名。 (2) 東坡:即蘇軾(西元1038∼1101),字子瞻,北宋眉州眉山人,為蘇洵長子。詩、詞、文、書、畫均有名。為文雄渾奔放,詩亦清疏雋逸。王安石倡行新法,軾上書痛陳不便,得罪安石,被連貶數州。在黃州時,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累官至端明殿侍讀學士。卒諡文忠。有《東坡集》、《東坡詞》等。 (3) 山谷:即黃庭堅(西元1045∼1105),北宋人,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合稱蘇門四學士。工詩,為江西詩派的開創人,並擅行、草書。 (4) 蔽翳:遮蓋、...
別開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新描繪舊畫像,而使原已褪色的面貌變得鮮明、生動。語本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後比喻開創新的風格、形式。《紅樓夢》第六四回:「今日林妹妹這五首詩,亦可謂命意新奇,別開生面。」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五.蘇東坡詩》:「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也作「另開生面」。
屈指可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能止暴亂者;未有暴亂不止,而能活生人定國家者;自生人已來,可以屈指而數也。」 02.《清朝野史大觀.清朝史料.卷上.曾靜呂留良文字之獄》:「我朝掃清寇氛,與民休養,六十餘年,民安物阜,即考羲皇以來,史冊所紀,屈指而數。」 參考詞語︰僂指可數注音︰ㄌㄡˊ ㄓˇ ㄎㄜˇ ㄕㄨˇ漢語拼音︰lóu zhǐ kě shǔ釋義︰僂,彎曲。「僂指可數」猶「屈指可數」。見「屈指可數」條。 01.清.查慎行〈上元夜同唐實君趙蒙泉宮友鹿家聲山飲姜西滇同年寓分韻得雨字〉詩:「時節近上元,滿城競簫鼓。公卿例召客,僂指略可數。」
管窺蠡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竹管窺看天空,用瓠瓢測量海水。語本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筦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鍾,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比喻所見狹小。《四遊記.東遊記.第一回》:「又思自用師心,終非實際;管窺蠡測,終乏大觀。」
盛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朝野史大觀.清朝藝苑.卷一○.畢秋帆折於老僧》:「達官貴人,往往睥睨一切,以盛氣凌人,受者亦俯首不敢一較,奴顏婢膝,視為固然。」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用經籍典故等為說話作文的依據。《通俗常言疏證.文事.引經據典》引《清朝野史大觀》:「陸御史直言極諫,引經據典,洋洋數千言。」《官場現形記》第五五回:「教習聽他引經據典,說得津津有味。」
氣象萬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據《范文正公集.卷七》引)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1>勝狀2>,在洞庭3>一湖,銜4>遠山,吞5>長江,浩浩湯湯6>,橫無際涯7>,朝暉8>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注解〕 (1) 巴陵:即巴陵郡。春秋戰國時楚地,劉宋時置巴陵郡,後改稱岳州,即今湖南省岳陽縣。 (2) 勝狀:美好的景致。 (3) 洞庭:即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長江的南側,納湘、資、沅、澧四水,有松滋、...
森羅萬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走,在醒悟時法由人理解,好比紛然羅列的萬事萬物,到空無實體時就是最高的境界了。 近義包羅萬象 洋洋大觀 形形色色 五花八門 應有盡有 反義掛一漏萬 乏善可陳 例句天地萬物森羅萬象、無奇不有,只要多細細觀察、品味,你會發現世間的樂趣。 引用<<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編者:金淵博、曾鴻儒出版社:金安出版社;<<成語典>>出版社:三民出版社
種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書目註1:科學大真相6(微小的世界,簡麗華等編輯,錦繡出版社,初版,1995年。註2:自然奇趣大觀,讀者文摘編,讀者文摘出版社,初版,2002年。
耳鬢廝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鬢廝磨」義指耳旁的鬢髮相互摩擦。《紅樓夢》第七二回:司棋和姑舅兄弟在大觀園中幽會,被路過的鴛鴦撞見,因為害怕東窗事發病倒了。鴛鴦得知後前來探望,並且發誓不會說出去,司棋拉住她哭著道:「咱們從小耳鬢廝磨,你不曾拿我當外人待,我也不敢待慢了你。」述說小時候相處親暱如同姐妹的情景,感謝鴛鴦的恩情。另外在《紅樓夢》第七九回,賈寶玉聽到迎春出嫁的消息,想到「當時姊妹們一處,耳鬢廝磨」,感嘆自此一別,再相見也不會和先前一般親暱。在這裡「耳鬢廝磨」都是指小兒女間親暱的相處情形,現在則多指男女相戀親密相處的情形。後來「耳鬢廝磨」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形容親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