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51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萍水相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萍水相逢」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據《全唐文.卷一八一.王勃》引)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罇;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1>難越,誰悲失路之人2>;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注解〕 (1) 關山:關隘與山峰。比喻路遙遠或行路的困難。 (2) 失路之人:指迷路的人。
不周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據聞在上古時代,共工與顓頊為爭奪帝位,一怒之下,擊壞天柱,致此山缺壞不周,故稱為「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山海經.西山經》:「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崇嶽之山。」
變化萬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變化極多。《晉書.卷七二.列傳.郭璞》:「臣愚以為陰陽陶烝,變化萬端,亦是狐貍魍魎憑假作慝。」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八五.左慈》:「於天柱山中得石室內九丹金液經,能變化萬端,不可勝紀。」
武當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湖北省十堰市轄丹江口市西南,為大巴山北脈,最高峰稱「天柱峰」。昔真武嘗修道於此,明永樂中尊真武為帝,故稱此山為「泰嶽」。晉謝允嘗棄羅邑宰隱修於此,自稱謝羅,因此又稱為「謝羅山」。
感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傷。《明史.卷一八八.石天柱傳》:「即易服待罪。聞者皆感愴,而帝不悟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正在感愴,抬頭望去,遠遠草叢中一物突高,移步往前一看,卻是床大一個敗龜殼。」
撲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相撲的好手。《水滸傳》第七三回:「今年有個撲手好漢,是泰原府人氏,姓任名原,身長一丈,自號擎天柱。」
啟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破土,指建造墳墓。《明史.卷一八八.石天柱傳》:「孝貞純皇后將葬,帝假啟土為名,欲復巡幸。」
亞特拉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希臘神話傳說中的巨人。受命在世界的極西處背負天柱
觸山之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太古時代的諸侯共工氏,氣力強大,怒觸不周山,使天柱斷絕,地往東南傾斜。後以觸山之力形容強大的力氣。《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觸山之力,無以抗;倒日之誠,弗能感。」唐.李善.注:「淮南子曰:『昔共工之力,怒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爭為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