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看到今日的不良結果,而感慨從前的作為失當。如:「當初勸你不要投資,你偏要。如今後悔有什麼用?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也作「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天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諷刺人舉止失當,出人意表。[例]這人真天才,竟然做出這種滑稽事。
濫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度而失當的使用。[例]濫用公款、濫用藥物
語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語文中措詞失當的地方。宋.黃庭堅〈題字伯時憇寂圖〉:「或言子瞻不當目伯時為前身畫師,流俗人不領,便是語病。」
革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除、撤職。[例]他因為這件事處理失當,導致公司損失慘重而遭老闆革職。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漏字詞、詞語使用錯誤、詞語搭配不良、詞語順序不當、文法不通、語氣不合……等等,大者有悖離題旨、結構失當、理路不清……等缺失。學生往往一再重複同樣的錯誤而不自知,因此若能針對此現象命題,要求學生改正,那麼自然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例題如下:請仔細閱讀下面的這篇文章,並且依照要求加以改正。今年寒假的第一天,爸爸就帶我們回外婆家,而且要給我們驚喜,這消息一傳來,我和弟弟立刻高興得雀躍三尺。在高速公路上,一路風景優美,令人有飄飄然的感覺。到了外婆家,外婆為了歡迎我們的蒞臨,所以煮了很豐盛的菜,有人參雞、當歸湯、鱸魚……等。吃完晚...
得匣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參見「買櫝還珠」條。
還珠買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忽略了其中的功用。」後來韓非子所謂的楚人賣珠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買櫝還珠」,用來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
法治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德國納粹的經驗來看,國家在社會中仍然有可能戕害人民,以國家強制力對人民施以失當的做法,因而開始思考實質的法律意義,強調惡法非法。(註2) 參考書目註1: 許育典,《人權、民主與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台北:元照。註2: 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6%B3%95%E6%B2%BB%E5%9C%8B 關鍵字中文關鍵...
比例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增進公共利益」,以此做為起始點,強調建置人民基本權所追求的目的,必須符合特定之公益目的,若無,則失當,則此一限制人民權利之作法即因限制目的的不正當而違憲。 必要性審查必要性審查作為比例原則之判斷準則,比例原則包含三項要素,分別為適合性、必要性及合比例性。適合性原則國家採取作為限制人民之基本權時,其作為必須能適合達到所欲追求之公益目的。必要性原則國家為達到公益之目的,而有兩個以上措施可選擇時,須選擇對人民利益侵害最小的措施。合比例性原則國家採取的措施應與他所追求的公益目的合於比例。(註2) 參考書目註1: 許育典,《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