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76.01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沉舟破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破釜沉舟」。見「破釜沉舟」條。01.明.張煌言〈上行在陳南北機宜疏〉:「臣念上游父老夾道遮留,奮不顧身,沈(沉)舟破釜,與虜轉戰兩旬,終以援絕勢孤,遂至潰敗。」02.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二一齣:「齧雪餐風,沈(沉)舟破釜,敢辭金革苦。」
揣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猜測、設想。如:「自從見他奮不顧身的從火場救出小孩後,才知道他不如事前所揣想的那樣的壞。」
蹈湯赴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後來「赴湯蹈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但也有學者以為,「赴湯蹈火」一語應源自《傅子》。據載,東漢末年豪強四起,劉表佔領了荊州,有一次他派部下韓嵩前去刺探曹操的虛實。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這裡的「赴湯蹈火」,意思同樣是奮不顧身,不避艱險,與〈鼂錯傳〉中的「赴湯火」並無差別。
可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值得敬佩。[例]消防隊員奮不顧身救火的精神,令人可敬。
求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救援。[例]他一聽到有人高聲求救,便奮不顧身的衝上前去竭力相助。
效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奮不顧身,全心投入去做。《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文選.曹植.求自試表》:「竊不自量,志在效命。」
大繆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嘗銜盃酒接殷勤之歡。然僕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壹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痛之。 〔注解〕 (1) 戴盆何以望天:頭戴著盆子,如何能望見天空?比喻行動與目的相違背,絕不能達到目的。見「戴盆望天」。 (2) 知:相交。 (3) 不肖:不才,自謙之詞。 (4) 營職:工作。
摩頂至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一毫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的去做。」後來「一毛不拔」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演變而出,比喻自私自利,不肯貢獻出些微的力量。今亦用於形容人非常吝嗇。
恭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與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