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77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個以上的人,用暴力、威脅、恐嚇等手段,強迫同一名受害者進行性交的犯罪。《儒林外史》第一九回:「昨日錢塘縣衙門裡快手拿著一班光棍在茅家鋪輪的是樂清縣大戶人家逃出來的一個使女,叫做荷花。」
捉賊見贓,捉見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捉賊要有贓物為證,捉要當場查獲通的男女。比喻必須掌握確實的證據,才能定罪。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三折:「常言道:『捉賊見贓,捉見雙。』燕大,你既要拏,如今還我夫來便罷!若沒夫,怎把這樣好小事兒贓誣著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奸詐陰險的臣子。《管子.七臣七主》:「官無邪吏,朝無臣。」《文選.曹冏.六代論》:「委天下之重於凡夫之手,託廢立之命於臣之口。」也作「奸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奸邪諂媚。《管子.霸言》:「以佞之罪,刑天下之心。」也作「奸佞」。
2.奸邪諂媚的人。漢.王符《潛夫論.思賢》:「尊賢任能,信忠納諫,所以為安也,而闇君惡之,以為不若佞、闒茸、讒諛之言者,此其將亡之徵也。」也作「奸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交、交媾。指男女兩性之間的交合行為。
拿賊要贓,拿要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捉賊要捉贓,捉要成雙。形容定人罪名必須有實證。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一折:「你曉得拿賊要贓,拿要雙,如今那匾金環子在誰收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奸詐小人。《晉書.卷九八.王敦傳》:「望兄獎群賢忠義之心,抑細不逞之計。」也作「奸細」。
2.間諜。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我差下將軍覬鯡把住府門,搜檢細。」也作「奸細」。
賣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弄手段以行奸邪之事。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有那等贏賣俏俊官員,早聘下金釵釧,你見了呵,還守的幾多年。」也作「賣俏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婚者與配偶以外的第三者發生自願性性行為。《北齊書.卷二六.列傳.薛琡》:「魏東平王元匡妾張氏淫逸放恣,琡初與通,後納以為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詐術淫他人。《福惠全書.卷一九.刑名部.情》:「有計賺脣勾而毀貞喪節,如此者謂之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