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息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足,月計有餘。如襄城令劉方,吏人同聲謂之不煩,雖未有它異,斯亦殆近之矣。閒敕二千石各尚寬明,而今富行賂於下,貪吏枉法於上,使有罪不論而無過被刑,甚大逆也。夫以苛為察,以刻為明,以輕為德,以重為威,四者或興,則下有怨心。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職,其咎安在?勉思舊令,稱朕意焉。」 〔注解〕 (1) 有司:指官員。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2) 殊死:斬首的刑罰。 (3) 案驗:考驗其事,而治其罪。 (4) 條書:分條記錄。 (5) 冀:希望。 (6) 天氣:四時的運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逐步發展的過程。《管子.明法》:「臣之敗其主也,積漸積微,使主迷惑而不自知也。」《水滸傳》第一一○回:「卻說這江南方臘起義已久,即漸而成,不想弄到許大事業。」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誠可痛也,故超萬里歸誠,自陳苦急,延頸踰望,三年於今,未蒙省錄。 〔注解〕 (1) 卿大夫:卿和大夫。後泛指貴族。 (2) 卒暴:突然發生的暴動。卒,音ㄘㄨˋ,突然。 ※◎2《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二十一年冬,車師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國俱遣子入侍,獻其珍寶。及得見,皆流涕稽首,願得都護。天子以中國初定,北邊未服,皆還其侍子,厚賞賜之。是時賢自負兵強,欲并兼西域,...
三思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為神》:「你且忍耐,此事須要三思而行。自古道:『捉見雙,捉賊見贓。』倘或不了事,枉受了苦楚。」
鐘鳴鼎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夫纖嗇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勝。田農,掘業,而秦揚以蓋一州。掘冢,事也,而田叔以起。博戲,惡業也,而桓發用(之)富。行賈,丈夫賤行也,而雍樂成以饒。販脂,辱處也,而雍伯千金。賣漿,小業也,而張氏千萬。洒削1>,薄技2>也,而郅氏鼎食3>。胃脯,簡微耳,濁氏連騎。馬醫,淺方4>,張里擊鍾5>。此皆誠壹之所致。 〔注解〕 (1) 洒削:音ㄒ|ˇ ㄒㄩㄝˋ,磨刀時以水灑之。 (2) 薄技:粗淺的技藝。 (3) 鼎食:列鼎而食。形容富貴人家飲食奢侈。鼎,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圓腹、三足兩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於商、周時代。 (4) 淺方:低淺的...
不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子.七臣七主》1>或以平虛請論七主之過,得六過一是,以還自鏡,以知得失,以繩七臣。得六過一是,呼嗚美哉!成事疾。申主任勢守數以為常,周聽近遠以續明,皆要審,則法令固。賞罰必,則下服度。不備待而得和,則民反素也。惠王2>豐賞厚賜以竭藏,赦縱過以傷法。藏竭則主權衰,法傷則門闓,故曰:「泰則反敗矣!」侵主好惡反法以自傷,喜決難知以塞明,從狙而好小察,事無常而法令申,不,則國失勢。芒主目伸五色,耳常五聲。四鄰不計,司聲不聽。則臣下恣行,而國權大傾,不,則所惡及身。勞主不明分職,上下相干,臣主同,則刑振以豐,豐振以刻,去之而亂,臨之而殆,則後世何得。振主3>喜怒無度,嚴誅無赦,臣下振怒,不知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懲罰、懲治。《韓非子.劫弒臣》:「聖人之治國也,賞不加於無功,而誅必行於有罪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被挑中的人或物。如:「人選」、「一時之選」。《宋史.卷四七一.臣傳一.呂惠卿傳》:「先蒐補守兵而出其選以戰,隨屯置將,具條約上之。」
禍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司馬裔碑〉:「時值亂離,釁起蕭牆,遂終非命。」 02.《宋書.卷六九.范曄列傳》:「而比年以來,豎亂政,刑罰乖淫,陰陽違舛,致使釁起蕭牆,危禍萃集。」 參考詞語︰禍稔蕭牆注音︰ㄏㄨㄛˋ ㄖㄣˇ ㄒ|ㄠ ㄑ|ㄤˊ漢語拼音︰huò rěn xiāo qiáng釋義︰稔,發生。「禍稔蕭牆」即「禍起蕭牆」。見「禍起蕭牆」條。 01.唐.劉蕡〈對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禍稔蕭牆,奸生帷幄,臣恐曹節侯覽,復生於今日矣。」 參考詞語︰禍興蕭牆注音︰ㄏㄨㄛˋ ㄒ|ㄥ ㄒ|ㄠ ㄑ|ㄤˊ漢語拼音︰huò xīng xiāo qiáng釋義︰即「禍起蕭牆」。見「禍起蕭牆」條。 01.唐.鮑溶〈長城〉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