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賣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玩弄。《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列傳》:「驕溢踰法,多請徒士,盛修第舍,賣弄威福。」
權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力。《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竊弄權柄,擅作威福。」《文明小史》第八四回:「原來中國尚有能夠辦事的人,只可惜不得權柄,不能施展。」
託公報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假公濟私」。見「假公濟私」條。01.《漢書.卷六○.杜周傳》:「方進終不舉白,專作威福,阿黨所厚,排擠英俊,託公報私,橫厲無所畏忌,欲以熏轑天下。」(源) 
無所忌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都不懼怕顧忌。南朝齊.孔稚珪〈奏劾王融〉:「威福自己,無所忌憚。」也作「無所畏忌」。
借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假公濟私」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杜周傳》1>其春,丞相方進2>薨3>,業上書言:「方進……專作威福,阿黨4>所厚,排擠英俊,託公報私,橫厲5>無所畏忌,欲以熏轑6>天下。天下莫不望風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威權泰盛而不忠信,非所以安國家也。今聞方進卒病死,不以尉示天下,反復賞賜厚葬,唯陛下深思往事,以戒來今。」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 (2) 方進:翟方進(?∼西元前7年),字子威,漢上蔡人。少孤,從博士學《春秋》,以射策甲科為郎,永始中擢丞相,封高陵侯,兼通文法...
矯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託。《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矯託天命,偽作符書。」《新唐書.卷一○七.傅弈傳》:「刑德威福,繫之人主。今其徒矯託,皆云由佛。」
恐後爭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王莽知漢中外殫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憚,生其姦心;因母后之權,假伊周之稱,顓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詐謀既成,遂據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稽首1>,奉上璽韍2>,惟恐在後,或乃稱美頌德,以求容媚,豈不哀哉!是以究其終始彊弱之變,明監戒焉。 〔注解〕 (1) 厥角稽首:叩頭時,以額頭觸地,即一種俯首至地的最敬禮。稽,音ㄑ|ˇ。 (2) 璽韍:整組印璽。韍,音ㄈㄨˊ。
干名采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不正當的手段求取名利。《漢書.卷六四下.終軍傳》:「矯作威福,以從民望,干名采譽,此明聖所必加誅也。」
乘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著機會。《紅樓夢》第五八回:「兩處下人無了正經頭緒,也都偷安,或乘隙結黨,與暫權執事者竊弄威福。」也作「乘間」。
莫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種國君和七種臣子行為的得失。說明君主治國的態度和方法,在在影響了臣子和人民的行為。其中提到一種擅作威福的暴君,喜怒無常,動輒嚴厲治罪而殺人,絕不寬赦,那麼臣子就會震驚而不知如何是好。君主若不及時覺悟,則國家的法度日漸衰敗,國家也就不再安定了。後來「不知所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也有人以為這句成語是從《論語.子路》中,孔子所說的「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演變而來。一個國家不行禮樂,刑罰不公平,人民當然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了。《論語》原文中的「錯」,就是「措」的通假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