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1.52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老為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自己是仙人。劉安見他們老態龍鍾的,心想仙人不是都應該長生不老,青春永駐嗎?於是認為他們在騙人,就叫守門人打發他們離開。老人們就說:「你既然嫌我們老,那我們就變得年輕一點吧!」於是一個轉身,這八個老人就變成八個童子了。
還童返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自己是仙人。劉安見他們老態龍鍾的,心想仙人不是都應該長生不老,青春永駐嗎?於是認為他們在騙人,就叫守門人打發他們離開。老人們就說:「你既然嫌我們老,那我們就變得年輕一點吧!」於是一個轉身,這八個老人就變成八個童子了。
應答如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應對如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應對如流」原作「應答如流」。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孔融十二歲時,隨父親到洛陽。孔融聽說李膺自命不凡,非世家通好者不見,就想要見見李膺,看看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孔融到了李府,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府的世交,煩請通報一聲!」守門人稟告李膺後,李膺答應接見孔融。李膺見了孔融,問他說:「我和你並不相識,你怎麼說我們是世交呢?」孔融說:「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道德仁義修養同等高深,我們當然是世交啊!」李膺對孔融敏捷的反應十分驚奇,覺得他是個人才,就跟他一起談論百家經史。李膺看孔融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再也不輕視他是個小孩子了。後來「應對如流」...
門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守門人。元.鄭光祖《㑳梅香》楔子:「這個便是晉府門,門裡人通報一聲,有白敏中特來拜見。」也作「門上的」、「門上人」。
監門之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門人的生活。比喻艱困、節儉的生活。《史記.卷八七.李斯傳》:「豈欲苦形勞神,身處逆旅之宿,口食監門之養,手持臣虜之作哉?」
門上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門人。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一折:「這裡便是哥哥私宅。門上人,報復去,道有兄弟趙汝州,特來相訪。」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門上人報復去,道有梁鴻來了。」也作「門裡人」、「門上的」。
天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門。借指天帝的守門人。《楚辭.屈原.遠遊》:「命天閽其開關兮,排閶闔而望予。」《宋書.卷一六.禮志三》:「延喬、松於東序,詔韓、岐於西廂,麾天閽,使啟關,謁紫宮,朝太一。」
門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求見顯貴或官僚時,送給守門人的財物。《官場現形記》第一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倒是送這一萬銀子的門包,少了拿不出去,總得五千起碼。」《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我們中國官場實在不容易請教,差不多的就不見。還有他的門口的人勒索門包。」
門上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門人。元.無名氏《抱妝盒.楔子》:「這裡正是楚府門首,門上的,與我報復去。」也作「門裡人」、「門上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