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1.98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拾。《西遊記》第一四回:「悟空道:『你小時不曾在我面前扒柴?不曾在我臉上挑菜?』」《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
克勤克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洪水經常泛濫成災,人們深受水患之苦。堯帝命鯀去治水,鯀用築堤堵截的方法,治水九年還是失敗。舜帝時派鯀的兒子禹去治水,他吸取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實地勘查,採用了疏通的方法根治了水患。在禹十三年艱苦的治水工作中,曾三過家門而不入,他節衣縮食,與百姓一起辛勤努力,同甘共苦,深受百姓愛戴。舜覺得禹實在是個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帝位讓給他,但禹不肯接受。所以舜就告訴禹說:「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意思就是說:舜覺得禹是個很賢能的人,既能勤勞地為國出力,又能節儉地持家,謙虛而不自滿,所以一定可以當得起帝王這個職位。禹在舜的堅持及百姓的擁戴下,終於接受了舜的禪讓,建立了夏朝。後來「克勤克儉...
齠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稚齡孩童。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將俺一家兒不留一個齠齔,待從軍又怕辱沒了家門。」
勃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意見不合,發生爭論。[例]兄弟鬩牆,家人勃谿,都是家門不幸。
依然故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依然如故反義:判若兩人辨似: 「依然故我」及「依然如故」都有與過去相同的意思。 「依然故我」僅可用於人的行為;「依然如故」則泛用於人事物。 依然故我 依然如故 辨似例句 ○ ㄨ 她太任性,做事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雖經師長告誡,仍是~,我行我素。 ㄨ ○ 久別的故鄉不知如何了?老家門前的池塘是否~?
深惡痛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受業於孔子孫子子思的門人,治儒術之道,提倡王道、仁義、輕功利以及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盡心章句下〉裡有一段孟子引錄孔子的話說:「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原文意思是說:「有人經過我家門前,但不進來屋裡坐坐,而我不會感到遺憾的,只有對鄉愿的人才會如此吧!因為鄉愿是德之賊!」「鄉愿」這種人是「刺之無所刺,非之無所非」的人,也就是最沒有道德標準的人。所以孔子最厭惡這種人。南宋理學家朱熹對於這段話的注釋是:「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他認為孔子對鄉愿過門不入並不覺遺憾,反以能不見、不接近他們感到慶幸,可見他...
空前絕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中的日常用品都可作為模擬書寫的工具;平常都對著銅鏡執筆,來糾正自己的姿勢。他為了方便練習書法,又在家門前挖了一個大池塘,習字後便將毛筆和硯臺在池中清洗,年復一年,池塘的清水竟然全被染黑,稱為「墨池」。張芝的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讓他的成就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超越了兩位老師,獲得了「草聖」的美譽,當時的人珍惜張芝的墨寶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張懷瓘更在《書斷》中稱讚張芝的書法成就「超前絕後,獨步無雙」。 後來演變成「空前絕後」這句成語,「空前」就是超越前人,前人無可比擬的意思。「空前絕後」就是比喻超越古今,無與倫比。
光耀門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彩照耀家門,使家人覺得光榮。如:「我們要做個有出息的人,來日才能光耀門楣。」
改過自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馬氏道:『官人既能改過自新,便是家門有幸。』」
蹤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蹤跡與形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若是投河身死,須有屍首蹤影。」《紅樓夢》第一回:「便將英蓮放在一家門檻上坐著,待他小解完了來抱時,那有英蓮的蹤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