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31.1704 ms
共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牌子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曲藝。是將若干民歌小調與曲藝曲牌串連演唱構成,一般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北方以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南方則以琵琶、揚琴、二胡為主。
|
小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傳於民間的俚俗歌曲。參見「小調」條。
|
閩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臺灣的劇種。從明末開始發展至今,在發展過程中曾受徽劇和京劇等的影響。主要伴奏樂器有梆笛、二胡及嗩吶等,所使用的曲調則有逗腔、揚歌、江湖和小調等四類。也稱為「福州戲」。
|
花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民間歌舞活動。流行於河北省各地,多在春節、元宵節舉行。有高蹺、扇鼓、獅子、旱船等數十種歌舞形式。所用歌曲多為當地小調,或戲曲曲調。
|
變奏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某一主題為藍本,運用各種不同方法,陸續變化演奏出之樂曲,主題通過變奏後可得到多方面發揮。如貝多芬的C小調三十二次變奏曲。
|
月光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升c小調第十四號作品之二十七之二。由於第一樂章給人一種幻想柔和的印象,故稱為「月光曲」。
|
福州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臺灣的地方戲曲劇。從明末開始發展至今,在發展過程中曾受徽劇和京劇等的影響。主要伴奏樂器有梆笛、二胡及嗩吶等,所使用的曲調則有逗腔、揚歌、江湖和小調等四類。也稱為「閩劇」。
|
品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小曲、小調。《水滸傳》第五一回:「那妮子來參都頭,卻值公差出外不在。如今見在勾欄裡,說唱諸般品調。」
|
京東大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起源於北平、天津的民間小調,且結合地方的語調發展而成。只唱不說,唱詞多七字句。演唱者左手擊銅板、右手打鼓,以三弦、打琴等伴奏。
|
瓊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廣東省海南島及雷州半島部分地區的地方戲曲。由潮劇、閩南梨園戲結合海南島當地的語言、民間小調等演變而成。受粵劇影響頗多。也稱為「海南戲」。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