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寬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緩期限。《西遊記》第二六回:「但恐違了聖僧三日之限,要念緊箍兒咒。我輩一來奉拜,二來討個寬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拖延、延緩。《呂氏春秋.審分覽.勿躬》:「若此則形性彌羸,而耳目愈精;百官慎職,而莫敢愉綖。」
合流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力、興趣密切結合。中學教育階段,除學校選擇權外,綜合中學的普及,可以容納各類不同條件及背景之學生,延緩分化教育之實施,並擴充及彈性化中學畢業生升學管道。高等教育階段,除擴增各類大學,增加學生入學機會外,特別注重大學通識教育課程之規劃、以及消除綜合大學與專門、專業大學(學院)之分際,以達整合的效果。而在特殊教育方面亦有廢除普通、特殊雙軌教育制度之呼聲出現。我國政府有鑑於傳統分流教育制度已不符時代需求,刻正進行合流教育之規劃工作。舉凡增設公立幼稚園,擴大就學機會;支援「教育優先區」,均衡各地教育水準;不斷修訂中小學課程標準...
入不支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入不敷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入不敷出」,指收入不夠支出。出現這句成語的文獻如清朱彝尊的《竹垞詩話.卷下.臣士下.倪嘉慶》中,在明朝崇禎年間,邊患紛擾,流賊頻仍,戰事紛起十餘年。加上北方大旱,百姓無以為生,當然也就無力納稅,國家的支出多於收入,歲額缺至二百三十餘萬,國庫漸漸空虛。倪嘉慶是管理賦稅的長才,他針對財政空虛的問題,對崇禎皇帝提出非常切要的建言,無奈不被接受,後竟導致明亡。朱彝尊認為,如果當時崇禎皇帝能夠採納倪嘉慶的建言,也許明朝就能延緩滅亡的命運,實在是非常可惜。後來「入不敷出」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收入不夠支出。
延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緩或延長期限。漢.王充《論衡.異虛》:「高宗見妖改政,安能除禍?除禍且不能,況能招致六國,延期至百年乎?」《孽海花》第三四回:「那時楊雲衢在港,又因布置不及,延期了兩天。」
加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延緩、放慢、減速
教育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者由外而內的改變,以符合社會需求」的社會化說而言,均深具目的性、基礎性、深遠性、隱藏性、不確定性、延緩性與催化性,茲分析如下:一、目的性教育學究竟是一門科學或哲學,雖難謂已有定論,但當教育學落實到其實際運作─教育活動中的教學行為時,便具有明顯的目的性,我們各級學校,特別是中小學,其具體目標便明載於課程標準上,因此,教育的目的性以昭然若揭。二、基礎性國民教育是國家規定其國民在法定年齡內應受之基本教育,也是一種義務教育,傳播國民道德、知識、技能上最起碼的基礎教育。因此,國民教育活動,就個人教育或國民教育而言,均有基礎性。三...
本我_自我_超自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是人格中有組織、有理性的部分,是依照「現實原則」而行的,它可以依據當時的現實情況,將本能要求的滿足延緩,待適合的時機再運用合理的方式取得滿足。=超(自)我超我是人格結構中居於最高階的管制地位,它是個體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範的教養後而逐漸形成的。它是依據「完美原則」而行,代表傳統價值和道德觀念,也是人格中的仲裁者,個人的道德戒律與是非善惡的判斷標準皆由此裁定,代表理想而非現實。 參考資料柯瑞(2001)。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六版)。(鄭玄藏等合譯)。台北市:雙葉。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
緩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受動員召集或臨時召集的常備兵預備役、補充兵預備役及已訓國民兵,因故延緩徵召,稱為「緩召」。
緩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緩所預定的期限。如:「這一筆支出,可能會緩期付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