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02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國,國際地位日漸低落。青年學子不知道自己在社會上的定位在何方,終日混混噩噩,對西方(尤其是美國)所引入的資訊,不經篩選消化就全盤接受,音樂這個領域也是如此。余光中在美國的期間,正逢搖滾樂流行之時。這種異國詩樂,有別於他所堅持的中國傳統詩文之美,是一種嶄新的體驗:「這次來美,發現還有一項同好:搖滾樂。看到異國披髮朗吟的詩人,一揮手,一投足,一啟唇之間,欣然而聆者數以萬計,乃感到自己的現代詩太冷,太窄,太迂緩了。」(余光中,1972:166)對詩創作的新感受,反映在余氏1974年出版的詩集《白玉苦瓜》之中。同年,民歌手楊弦...
曇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iphyllum)的曇花,為多年生灌木,其原產於南美地區,而台灣最早則是在十七世紀中期由荷蘭人將其引入,作為家庭庭園栽植培植物。「曇花」一花名來自於梵語,為「優曇鉢花」的簡稱,亦即「無花果之花」。(註2) 莖曇花為仙人掌科多年生多肉質植物,屬灌木,其一般株高可達三公尺或以上,為葉狀莖,具有多分枝,而近於羽狀。曇花之老枝成圓柱形,新枝則扁平而薄。 葉曇花之葉今已退化為葉狀莖。 花曇花的花一般著生於葉狀莖邊緣的缺刻處,其花碩大,外形獨出而美,花冠潔白,筒部則為褐色,具有芳香。一般曇花約在夜晚九點至十二點之間開花盛放,開放時...
點鐵成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指或靈丹,將鐵塊點化成黃金。比喻善於運用文字,能演化出新的意境,或化腐朽為神奇。[例]他擅長將古人的句子引入文章中,常能產生點石成金的效果。
馬克吐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歷險記》,這本書描寫了他在漢尼拔的童年。吐溫模仿自己小時候的性格,塑造出湯姆•索亞的性格來。這書亦引入一角色哈克貝利•費恩為配角。《王子與乞丐》的故事情節雖然今天常出現於很多電影和文學作品中,但其實並不普遍被接納。這是吐溫首次嘗試寫「乞丐」,其缺點是吐溫在英國社會並沒有太足夠的經歷。《王子與乞丐》寫作期間,吐溫亦開始了《頑童流浪記》的寫作,並也把另一部遊記,《浪跡海外》完成掉。《浪跡海外》是馬克•吐溫往中歐及南歐旅行的遊記。吐溫之後的出版著作為《頑童流浪記》,這本書出版以後,令他成為更著名的偉大美國作家。《頑童流浪記》...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網際網路的使用。其次強調如何使用資訊科技工具有效的解決問題,並進一步養成學生運用邏輯思維的習慣。最後引入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相關的議題,以養成學生使用資訊科技的良好態度與習慣。透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習得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也可以將所習得的知識與技能運用於各學習領域的學習,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益。 課程目標為實現上述理念,本課程涵蓋認知、技能與情意等向度,訂定下列課程目標: (1)導引學生瞭解資訊與網路科技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2)培養學生使用資訊與網路科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3)增進學生利用各種資訊與網路科技技...
引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說書人於開講前用以引入正文的詩詞或小故事。亦指小說前導出正文的開頭部分。也作「引首」。
斯金納(B._F._Skin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約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也是行為治療法的先驅。他從小對工藝有興趣,這和他後來喜歡實驗研究有密切關係。他引入了操作條件性刺激。他還寫了著名的小說《桃源二村》。在心理學上,斯金納的研究被稱為實證主義與操作行為主義。他強調心理學所能研究的只限於那些可被觀察、測量的行為,而行為的改變,則可經由環境的設計與外在的控制來塑造。斯金納主要的研究,是集中在動物的操作性行為上,於實驗結果中,他提出了「增強」的概念:操作制約的重點在於操弄環境以產生結果,而行為改變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行為之後伴隨著某種特別的結果。斯金納認為,被增強的行為會重複...
魏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由於魏徵能夠犯顏直諫,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嶺山中打獵取樂,行裝都已準備停當,但卻遲遲未能成行。後來,魏徵問及此事,太宗笑著答道:「當初確有這個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進諫,所以很快又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隻上好的...
豺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豺和狼是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比喻狠毒的惡人。《孟子.離婁上》:「嫂溺不援,是豺狼也。」《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
環頸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的野放個體,而這些外來種的個體常與台灣本土的亞種進行雜交,使得特有亞種的血脈逐漸消失。另外金門也有引入後野化的環頸雉。<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環頸雉英文關鍵字:Phasianus colchicus 參考書目註1:保育類野生動物圖鑑,鳥類72頁,姚正得,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1996年6月出版。註2:自然生態保育系列叢書三,宜蘭縣鳥類資源36頁,張明財及林燕秋撰文,宜蘭縣政府1996年8月出版。註3:鳥羽,台灣野鳥羽毛圖鑑148頁,郝偉廉著,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2006年2月發行。相關教學資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