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8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幽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雅清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上得岸時,轉灣抹角,到了一個去處,引進幾重門戶裡頭,房室甚是幽靜清雅。」《紅樓夢》第二三回:「我心裡想著瀟湘館好,我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的更覺幽靜。」
介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為人引進或帶入新的事物。如:「他正在介紹一種新產品。」《老殘遊記》第一五回:「子翁,我介紹你會個人。」也作「紹介」。
常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常模,在抽樣時僅選取高科技產業的在職人員施測,則其代表性就會令人質疑。現在有許多的測驗係直接由國外引進,並未建立台灣的常模,或者測驗在發展時多用學生團體做常模,企業在選用適合的心理測驗時,都應思考常模樣本代表性的問題。(2)常模樣本的大小常模樣本人數若太小,通常不具足夠的穩定度,容易出現誤差,也就是若再抽一群人數相同的樣本出來施測,前後二次測驗分數的分佈狀況容易產生不同的情況,所以常模的樣本人數不宜太少。(3)常模的新近性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整體心理特質、態度、價值觀或知識技能也隨之變遷,十幾二十年前所建立的常模是否還...
360度回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上級主管依據自己的觀察結果,直接評斷下級主管的表現或要求應如何改進。1960年代後期,團體成長技術引進評鑑的領域,這種方法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提供同仁對於主管的看法與建議,讓主管察覺自己的優劣,自我評鑑乃成為重要途徑。1980年代之後,員工的專業能力提高,員工自主以及員工參與的概念興起,加上研究顯示約僅10%的經理能夠正確的評量自己的表現,所以多角度評量的方法,便逐漸興起,而360度回饋不僅是多角度,而且是多密度的回饋方式。目前,360度回饋已不僅用於評量主管的表現,也不限於個人成長或績效的評量,舉凡人員甄選、工作分配...
哈巴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形小,口鼻扁凹,尾巴卷曲,前腿較短,全身肌肉豐滿,頭大,眼明亮色深,耳小而下垂,背毛短而光滑,面部黝黑如面罩,是有名的玩賞狗。原飼養於北京皇宮當寵物,西元一八六○年英法聯軍之役後,由英軍引進西方。也稱為「叭兒狗」、「北京狗」、「哈叭狗」、「獅子狗」。
教訓輔三合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各級學校推動「教訓輔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的主要訴求是建構校內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的最佳互動模式,引進三級預防輔導工作理念,培養老師具有教、訓、輔統整觀念與能力,並配合學校行政組織的彈性調整,結合社區網路資源,激勵一般教師全面參與輔導學生之志願,為學生規建一個更綿密周延的輔導機制。建構輔導的新體制,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應達成五項目標:適性發展、健全人格、多元智慧、社會適應、珍惜生命。在教、訓、輔合作的過程中,如何發展出一套合理的理論及系統?依個人之看法及研究,為達成全人發展的目標,則要從組織機能活化、資源整合和建構網路...
不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並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喜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同伴。以昆蟲、蜥蜴、青蛙、小型鳥類、哺乳類或植物的果實、種子、嫩葉等為食。在清康熙年間由中國大陸所引進,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為台灣鳥類的歸化種。 面臨問題棲息環境為易受開發及人為破壞之平原低地。築巢所需的大型樹幹不易尋覓。<註1> 別名由來相傳在一九七五年時,當時的台灣府知府蔣元樞自大陸捕捉了一百隻喜鵲也放在本來並無鵲鳥的台灣,因而得名"客鳥"<註2> 活動情況喜鵲在金門與西台灣濱海地區可說是常見留鳥,並且有隨著河川擴張族群的現象,近年在台北地區似乎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他們通常不結群,只在繁殖期...
產學合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助互惠之產學合作系統,提升實務教學品質,以達成學校為產業界培養實務人才、提供加值再教育及關鍵技術知識引進、生根和創新之目的,而且亦希望學校人才培育和社會經濟結構發展,建立良好的互動模式,乃贊助各大學成立「教育部區域產學合作中心」,擴大產學合作,除92年度核准技專院校設立15個技術研發中心後,93年再度核准屏東科大等15個技研中心。 產學合作分類基本上,產學合作的方式約可分為三大類:1.一般性贊助(包括捐贈研究經費、設備、設置講座等);2.合作性贊助(包括契約性研究、設備轉移、聯合研究中心等);3.知識/技術轉移(包括專利...
馬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紀念醫院」的前身。光緒8年(1882),「理學堂大書院」落成,之後又創辦專收女學生的「淡水女學堂」,引進西方的教育和知識。(同註1)明治34年(1901),馬偕病逝於淡水,30年間與門徒走遍北臺灣,傳播基督教義與西方文化,不論是在傳教、醫療或教育方面,都對臺灣有重大影響。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78。註2. 洪淑芬,〈徒步瘴癘大地,長眠珍愛之島〉,《慈濟月刊》470期(2006,臺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