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爵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禮冠。次冕一等,形制如冕而無旒。《儀禮.士冠禮》:「爵弁服:纁裳、純衣、緇帶、韎韐。」漢.鄭玄.注:「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頭然。」《禮記.檀弓上》:「天子之哭諸侯也,爵弁絰純衣。」
衣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服和日用品。《南史.卷一九.謝靈運傳》:「性豪侈,車服鮮麗,衣物多改舊形制,世共宗之。」《北史.卷四七.賈思伯傳》:「思伯與弟思同師事北海陰鳳,業竟,無資酬之,鳳遂質其衣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碗。《荀子.正論》:「故魯人以榶,衛人用柯,齊人用一革,土地形制不同者,械用備飾不可不異也。」唐.楊倞.注:「或曰:《方言》云:『碗謂之榶,盂謂之柯。』」
鞀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一種鼓。其形制和奏法與今日的撥浪鼓相似,是鼓穿在木柄上,鼓框左右用繩繫著兩個小珠狀物,手搖木柄,珠狀物來回敲擊鼓面以發聲。《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金次福、鮑廷璽,兩人領了一班司球的、司琴的、司瑟的、司管的、司鞀鼓的、司祝的、司敔的。」
錞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銅製的打擊樂器。主要用於軍旅中號令兵士。形制為整體略呈橢圓筒形,肩圍闊大,腰圍縮小,平頂有鈕,鈕多作虎形或馬形,可以懸掛起來敲擊。《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句下漢.鄭玄.注:「錞,錞于也。圓如碓頭,大上小下,樂作鳴之,與鼓相和。」
古器物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古代器物的形制、紋飾、時代以及用途等的學問。早期稱為「金石學」。
同心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婦女的髮髻形式。將頭髮挽至頭頂,編成一個圓形的髮髻,形制較簡單。在四川成都、江西景德鎮、山西太原等地宋墓所出土的陶俑、瓷俑都見此種髮髻。
折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形制較短的柬帖。《資治通鑑.卷七五.魏紀七.邵厲公嘉平三年》:「卿直以折簡召我,我當敢不至邪?而乃引軍來乎!」宋.胡三省.注:「折簡者,折半之簡。」宋.劉克莊〈沁園春.一卷陰符〉詞:「牛角書生,虯髯豪客,談笑皆從折簡招。」也作「折柬」。
黑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黑色陶器。紋飾少,薄如蛋殼,裡外漆黑,形制優美、色澤高雅,是高度文化的代表。主要分布在黃河下游及東海岸一帶。
朝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官吏文職五品以上、武職四品以上、翰林及五品以上命婦,穿戴公服時所佩掛的串珠。狀如念珠,但形制較複雜。共計一百零八顆,其中包括四顆大珠,左右上下各一枚,前三後一,背後的大珠底下垂有一組玉飾,稱為「背雲」。朝珠的兩邊附有三串更小的珠子,稱為「紀念」。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朝珠所用的珠子和縧色都有區別。《文明小史》第一回:「他來是便衣短打,我們這邊一個個都是補掛朝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