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苗栗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福星(1886~1914)在中國武昌起義成功後,再度來台組織革命黨。革命黨總部位於苗栗,並在台北、彰化、桃園、基隆與宜蘭等地設有據點,密謀抗日。後因日方展開搜查,各據點人員相繼被捕而失敗。計劃敗露的原因說法紛云,有認為是遭人洩密、電報洩密、或受台南關帝廟事件牽連等,其中最致命的關鍵在於大正2年(1913)9月大湖支廳槍枝遭竊,引起日方嚴密偵查。羅福星於同年12月被被捕,隔年3月處死。(註2)1953年蔣中正總統頒發褒揚令,並在苗栗縣大湖鄉建昭忠塔,羅福星則入祀圓山忠烈祠。 南投事件 關帝廟事件與羅福星案同時,在台南關帝...
溝通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 (CLT) 參考資料王玉梅(民91)。溝通教學法對國中資源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林素娥(民89)。何謂溝通式教學?英語教學,3(24),29-33。徐美雯(民96)。探討溝通教學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施玉惠(民90)。溝通式教學法:針對九年一貫英語新課程。英語教學,3(25),5-21。陳淳麗(民87)。適用於國小英語教學的教學法。國民教育,1(20),6-12。
少年矯正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貫徹教育刑之理念,使一時犯錯之少年受刑人有繼續求學機會,乃分別於台灣新竹少年監獄、桃園少年輔育院、彰化少年輔育院及高雄少年輔育院辦理附設補校業務,實施以來,受到法令、經費、師資、人力等各方面的限制,效果不盡理想。迨至民國七十九年,乃將原來的少年監獄、少年輔育院自行附設之補校改制,轉與所在地附近之一般國民中小學、高級進修補習學校合作,正式成立一般各級學校補校分校,實施結果,雖然較以往為佳;但是因為教師都是兼任性質,加上補校分校業務及人事權又獨立於少年監獄及輔育院之外,導致教學效果及業務推動都受到影響,少年感化教育仍未達理...
林文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文學觀點4 評價 生平林文月(女,1933年-),生於上海,台灣彰化縣人,學者與作家。為連雅堂之外孫女、連震東的外甥女,連戰之表姊妹。林文月小時住上海租界,接受日本教育,回到台灣後才開始接受中文教育,台灣大學中文系學士、碩士,1958年就讀碩士班期間,開始在台大任教,1969年時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就讀,1993年從台大退休後,移居美國。林文月日文素養很好,曾對日本古典文學作品進行翻譯,如《源氏物語》、《和泉式部日記》、《枕草子》。林文月散文亦佳,其作品過去常被國立編譯館選入國、高中生中文...
繁星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陽明大學、長庚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元智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 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高雄大學、國立聯合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及中原大學)經教育部核定辦理「97學年度大學繁星計畫招生」(以下 簡稱本招生),以發掘全國各高中之英才,期使每一所高中具有潛力之優秀學生,皆有就讀優質大學之機會,進而培育未來之社會中堅。 共同規範 (一) 各大學依其學系...
吳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吳晟2 生平3 風格4 作品 吳晟 生平 吳晟(1944~),本名吳勝雄。台灣彰化人,屏東農專畜牧科畢業,任溪州國 中生物科教師,與莊芳華結婚,工作之餘陪母親下田,耕讀生涯二十多年,他個性樸實真誠,自稱「愚直鄉間子弟」、「只是戇直而無變巧的農家子」;然而「戇直」卻是他的最有名的註冊商標。吳晟與藝文接觸很早,他國校六年級時就看「新生文藝」,並愛上詩作,甚而荒廢學業;高中時期開始寫詩,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人生,有歌頌、也有感歎。大專時期,由於個性冷靜,對大社會觀察入微,作品表現出關懷社會的意味在。大專一年級的寒假,...
陳義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參考文獻 生平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四日生於台灣花蓮,三歲移居彰化。父籍四川,母籍山東。就讀台中師專時嘗試文學寫作,編輯刊物。曾任教小學,後就讀師大,改聘中學教師。與葉紅媛結褵。一九八二年起任職聯合報,二○○○年獲選「高級資深績優記者」。四十歲以香港大學中文研究所入學許可赴港,轉學新亞研究所,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高師大國文博士候選人,聯合報副刊主任,中華民國筆會理事,台灣文學協會常務理事於大學兼授新詩及大眾傳播等課程,寫作未輟。曾獲金鼎獎、時報文學推薦獎(與小說家鄭清文合得)、詩歌藝術...
洪醒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風格:3 寫作特色:4 影響: 生平:洪醒夫,本名洪媽從,又名司徒門,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日,出生於彰化縣二林鎮北平里一個世代農民家庭,一九六二年台中師專畢業後,即一直擔任小學教師,一九六七年在台灣日報副刊連載短篇小說,一九七零年與陌上桑、喬幸嘉、黃朝湖等人將已停刊的文藝雜誌《這一代》復刊,曾得吳濁流文學獎佳作。一九八三年七月三十一日,因車禍去世,結束他三十三年短暫而璀璨的一生。 文學風格:醒夫的文學所處時代,正是戰後台灣文學本土自覺的關鍵年代。自六○年代末開始發表作品,因受當時台灣現代主義文風影響,...
李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昂(1952年4月7日—),臺灣省彰化縣鹿港鎮人,作家。目錄1 簡歷2 觀點2.1 寫作風格3 著作4 獲獎5 評價6 參考資料6.1 責任編輯 簡歷李昂,出生於1952年4月7日,本名施叔端,臺灣省彰化縣鹿港鎮人。在其作家姐姐施淑、施叔青的薰陶下,喜愛寫作。高一即以處女作「花季」發表報刊而登上文壇。小說主題大多環繞在現代人的情愛和性愛問題上,對於青年男女在社會轉型期所碰到的性心理問題和道德問題多所著墨。筆名「李昂」便是借用母親的姓氏「李」,「昂...
羅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中文版「大美百科全書」。● 羅門作品碑刻在臺北新生公園(1982年)、臺北動物園(1988年)、彰化市區廣場(1992年)、彰化火車站廣場(1996年)與台中清水公共藝術園區(2004年)。● 羅門除寫詩,尚寫詩論與藝評,有「台灣阿波里奈爾」與「台灣現代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鼻祖」之稱。● 作品選入英、法、德、瑞典、南斯拉夫、羅馬尼亞、日、韓……等外文詩選與中文版「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等超過一百種詩選集。 著作*論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