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辛棄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求,成為幾百年來一直振奮鼓舞人民愛國精神的名作。晚年韓侂胄當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情懷,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蘇辛」。 詩作辛棄疾善詩文,但以詞明世。其《稼軒詞》還六百二十餘首,無論數量之富,質量之優,皆冠兩宋。《稼軒詞》向來被人稱為「英雄之詞」。這些詞主要表現了詞人以英雄自許,以恢復中原為己任的壯志豪情。他時常回憶起少年十突入金營,生擒叛徒張安國的...
甘之若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記載了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之後,一直忍辱負重,希望有天能夠雪恥復國。他為了隨時提醒自己亡國之恨,於是臥薪嘗膽,過著刻苦的生活。他又積極地討好夫差,降低夫差對越國的戒心,獲取其信任。例如勾踐得知夫差喜歡葛製的輕薄衣服,就命令人民入山采葛,織成布料,好獻給夫差。勾踐的作法果然獲得夫差的信任與賞識,賜給他許多獎賞。采葛的婦人知道勾踐為了復國雪恥,用心良苦,所以作了〈苦之詩〉來稱頌自己的君王,其中有句「嘗膽不苦甘如飴」,便是描述勾踐嘗膽之事是極苦之物,但勾踐刻苦自勵,卻把它當成像糖那樣甜美。後來「甘之如飴」就用以形容樂意承擔艱苦的事情,或處於困境卻能甘心安受。「甘...
塗炭生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安淪陷,國家衰弱,人民處境艱苦有如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沒有讓秦滅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光復國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員接到文書之後,在孟冬上旬率兵到臨晉會師,準備和姚萇、慕容垂決戰,可是,結果仍然不敵,王永兵敗後,苻丕南逃,他最後被晉將馮該殺死。「生靈塗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此外,在《書經.仲虺之誥》中有一句話:「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是說:夏桀昏庸不能體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艱困。文中「民墜塗炭」的語義和《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的「生靈塗炭」相近似,也可參考之。
如雷灌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七夜。秦昭公看申包胥日夜號哭,忠烈動人,心受感動,於是答應借申包胥十萬雄兵,命姬輦為主帥,助楚昭公復國。姬輦向申包胥報到時,申包胥即說:「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蒙秦王憐憫,發兵相救,有勞元帥領兵前往,真是楚國人民的萬幸!」這裡就用了「如雷貫耳」來稱讚姬輦名氣很大。因為這句成語是用來讚頌他人的聲名,所以常和「久聞大名」、「久仰大名」連用。
收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已失去的收回來,多指奪回土地。[例]收復失地、收復國
國立宜蘭高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議會議長甘阿炎先生兼任,暫借宜蘭中學初中部上課。民國四十二年十月黃樹雲先生奉派掌理校務,校舍改借光復國小教室上課,教師寄名中山國小支薪,至五十二年止結業九屆,學生一八四名。二、縣立商業職業學校階段民國五十二年三月在延平里購地三甲建築校舍,七月奉准正式成立「宜蘭縣立宜蘭商業職業學校」招收高、初級部學生,原補校 附設於本校,並增高級部仍由黃樹雲先生掌理校務。民國五十六年黃校長他調,省派顧大榮先生接任校長。三、改隸省立商業職業學校五十七年八月,奉准改隸省立並停招初中部。五十九年八月最後一屆初商畢業,同時奉令改制為「台灣省立宜...
光復高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新北市立光復高中2 簡介3 校歌4 交通方式5 外部連結 新北市立光復高中 簡介1999年8月成立臺北縣立光復國中,2010年12月升格為新北市立光復國中,2013年8月改制為新北市立光復高中。新北市立光復高中,是新北市板橋區的一所公立高級中學,位於傳統板橋居民俗稱的「埔墘」地區(現為板橋區埔墘里)。是毗鄰臺北市最近的板橋教育機關(近臺北市萬華區和德里),得名於光復橋。C102學年度(2013年8月)改制為綜合高中兼完全中學,高中部、國中部...
莒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效法田單收復莒城的復國精神。[例]莒光日、莒光楷模
吳越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入楚國,一度攻佔楚都郢(湖北江陵縣東北)。幸得吳國南方的越攻擊吳都,加上闔閭之弟夫概奪國,楚才得以復國。之後,吳不斷侵入楚國,楚不得不遷都於鄀(湖北宜城縣),以避吳國鋒芒。西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乘機攻擊越國,為勾踐所拜,闔閭負傷而王。子夫差(在為西元前495~473年)繼位,誓志為父報仇。西元前494年,夫差率精兵攻越,圍勾踐漁會稽山。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從此,夫差北上中原,制魯攻齊,終於在西元前482年,與諸侯會盟於皇池(和南封丘縣),吳的聲勢達到顛峰。另一方面,越王勾踐為雪會稽之恥,得賢...
生民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安淪陷,國家衰弱,人民處境艱苦有如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沒有讓秦滅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光復國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員接到文書之後,在孟冬上旬率兵到臨晉會師,準備和姚萇、慕容垂決戰,可是,結果仍然不敵,王永兵敗後,苻丕南逃,他最後被晉將馮該殺死。「生靈塗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此外,在《書經.仲虺之誥》中有一句話:「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是說:夏桀昏庸不能體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艱困。文中「民墜塗炭」的語義和《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的「生靈塗炭」相近似,也可參考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