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匹夫之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國語.越語上》載,春秋時,越王句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在吳國被囚禁三年,忍受一切恥辱。回國後,他決心惕礪圖強,立志復國。十年過去了,越國國富民安,兵強馬壯,因此全國的人民向句踐請求攻打吳國,復仇雪恥。但越王句踐卻再三推辭,經過幾番請求,句踐終於答應了人民請戰的要求。句踐把戰士們召集在一起,向他們表明決心說:「我聽說古代的賢君從不愁士兵少,只愁士兵們缺乏自強的精神。我不希望你們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血氣之勇,而希望大家能步調一致,同進同退。前進的時候要想到會得到獎賞,後退的時候要想到會受到處罰,這樣,就會得到應有的賞賜。如果前進的時候不聽命令,後退的時候不怕處分,那麼將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到了出征...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安淪陷,國家衰弱,人民處境艱苦有如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沒有讓秦滅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光復國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員接到文書之後,在孟冬上旬率兵到臨晉會師,準備和姚萇、慕容垂決戰,可是,結果仍然不敵,王永兵敗後,苻丕南逃,他最後被晉將馮該殺死。「生靈塗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此外,在《書經.仲虺之誥》中有一句話:「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是說:夏桀昏庸不能體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艱困。文中「民墜塗炭」的語義和《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的「生靈塗炭」相近似,也可參考之。
如雷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七夜。秦昭公看申包胥日夜號哭,忠烈動人,心受感動,於是答應借申包胥十萬雄兵,命姬輦為主帥,助楚昭公復國。姬輦向申包胥報到時,申包胥即說:「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蒙秦王憐憫,發兵相救,有勞元帥領兵前往,真是楚國人民的萬幸!」這裡就用了「如雷貫耳」來稱讚姬輦名氣很大。因為這句成語是用來讚頌他人的聲名,所以常和「久聞大名」、「久仰大名」連用。
東窗事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1103∼1141,字鵬舉,宋相州湯陰人,為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宣和年間從軍,屢破金兵,復國有望,然因宰相秦檜力主和議,於是一日內連降十二道金字牌,召還,誣陷「莫須有」的罪名而死於獄中。孝宗時復其官位,諡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諡忠武。有《岳武穆集》。 (3) 謀:策畫,計謀。 (4) 厲聲:語氣嚴厲。 (5) 得請於帝:指請准於天帝,來要秦檜之命。 (6) 秦:宋人,生卒年不詳,秦檜之子,本為秦檜妻兄與婢妾所生之子。官至少師。秦檜死後,秦亦被廢。 (7) 方士伏章:方士,研究神仙、祈禳等法術的人。伏章,方士名,宋人,生卒年不詳。 (8) 荷:音ㄏㄜˋ,扛,此處為穿戴...
回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恢復。如:「回復國籍。」
雪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刷恥辱。[例]越王句踐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雪恥復國
惕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存儆惕而自我激勵。如:「亡國的少康,不斷地惕勵自己,最後終於雪恥復國,復興了夏朝。」《明史.卷二四.莊烈帝本紀二》:「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勤惕勵,殫心治理。」
使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使的人所領受的任務。《北齊書.卷三七.列傳.魏收》:「李諧、盧元明首通使命,二人才器,並為鄰國所重。」
2.應負的責任。如:「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擔負起發揚中華文化的神聖使命。」
苟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辱偷生。[例]句踐忍辱苟活是為了要完成復國的大業。
成功高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佳流行音樂作曲人獎、第17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專輯製作人獎陳如祈:國樂社指揮,作曲家,胡琴演奏家,光復國小國樂團指揮,台北市青年國樂團指揮黃光佑:國樂社指揮,中國笛演奏家,台北簪纓國樂團指揮,北一成功校友國樂團指揮,中華國樂學會所創之中華國樂團駐團指揮聶焱庠:成功合唱團指揮,曾任拉縴人合唱團團長,大直高中、光仁中學合唱指導嚴雲農: 知名流行音樂作詞者(國境之南)法律政治界王卓鈞:現任警政署署長,曾任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局長、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局長李逸洋:前內政部部長。曾任民主進步黨秘書長、內政部次長、立法委員、臺北市市議員、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