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80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湊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碰巧、可巧、恰巧
獨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一個人。唐.劉禹錫〈浪淘沙.鸚鵡洲頭浪颭沙〉詞:「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文明小史》第四○回:「恰巧一天,逢之獨自一個出外閒逛,沿著鴨子塘走去。」
中元普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元普渡在民間傳統中,每到中元節這一天,中元節為什麼要拜拜普渡呢?所謂中元節,其實是結合佛教「目連救母」發展出 來的「盂蘭盆節」,以及道教天、地、水三官的「三元祭」演變而成的民間習俗,前者為孝親而超渡孤魂餓鬼,後者是地官清虛大帝巡視人間赦罪之日,因此要誦 經、祭拜,由於「盂蘭盆節」及「中元」恰巧都在農曆7月15 日,後來便結合成我們現今所說的「中元節」,要拜神也要以牲果來普渡孤魂野鬼。廟裡拜、公司拜、家裡也拜,儀式有何不同?中元普渡形式眾多,有由數個村里或地方大姓宗親舉辦的公普或廟普,通常在每年農曆7月的同一天,以一個...
好死不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恰巧、碰巧。如:「上班時間抽空打盹,好死不死的,被主任捉個正著,真難為情。」
恰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恰巧、剛好。《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誰知恰恰選在衢州?以致夫妻兩個失散了五年,重得在他方相會。」《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只是我這人,與世人性情不同,恰恰的是曹操一個反面。」
親離眾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叛親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隱公四年》載,春秋時代,衛國公子州吁(ㄒㄩ)殺了自己的哥哥桓公想要自立為君。由於多數的大臣百姓不贊成他弒兄奪位的行為,所以州吁打算出兵攻伐與衛國有世怨的鄭國,希望能藉此提高自己的威望。恰巧當時宋國殤公即位,鄭國收留了從宋國出奔的公子馮,並且想要用武力送他回國為君。州吁便以此為名,聯合宋、陳、蔡等國出兵攻打鄭國。四國的大軍於是開到了鄭國,把首都的東門團團包圍,連續打了五日都沒辦法攻下,只好無功而返。魯隱公就此事問他的大夫眾仲:「你覺得州吁的計謀最後會得逞嗎?」眾仲回答:「我只聽過以德服人,沒聽過以戰亂為手段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以亂服人,就像要整...
正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恰巧
剛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恰巧
不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恰巧、不能配合時機。如:「真不巧!他剛剛出門去了。」
創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創舉辦。《文明小史》第一九回:「說賤內是天然大腳,目下創辦了一個纏足會,明日恰巧是第三期演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