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02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天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既發,詩為有聲,閟之無聲,詩之精;宣於有聲,詩之跡。」以詩記時事,詩風效法杜甫,沉鬱頓挫,慷慨悲涼。後期的詩歌則是文天祥全部詩作的精華部分,也是南宋末期詩壇少見的瑰寶奇珍。著名的《金陵驛》、《過零丁洋》、《正氣歌》是傳世名篇,在中國詩歌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天祥的散文盡洗南渡後「文體破碎」的弊病,持論剴直,宏論滔滔,有如長江大河。他的政論文,情感充沛,說理透徹,氣勢磅礡,代表作就是洋洋萬言的《御試策》。宋末文天祥以及劉辰翁的一些詞作,成為辛棄疾、陸遊等愛國詞的典範。 參考資料《唐宋詞欣賞》地球出版社,1990年1...
不時之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赤壁賦〉寫於秋季,文中借肅颯之景抒發撫今追昔的感慨;〈後赤壁賦〉作於冬季,文中則借滄桑景物抒發胸中悲涼之意。「不時之須」一語即見於〈後赤壁賦〉,文中描述:蘇軾與兩位好友在夜間漫步,舉頭見到月色美好,於是起了酒興。其中一位友人正巧有尾鮮魚可以下酒,蘇軾便興沖沖地回家向妻子要酒,他的妻子說:「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意思是說:我早就藏了好酒,好讓你隨時取用。後來「不時之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隨時的需用。另一位宋代文人王質的〈論吏民劄子〉:「監司不卹郡縣,故嘗有不時之需,稍緩則符檄紛紛,逼切則急于星火。」其中「監司」為宋代職官名,負責監察地方屬吏。這整句話的意思是:監司...
倒屣迎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17),字仲宣,三國魏山陽高平人。東漢末避亂,依劉表於荊州。後仕魏,官至侍中。擅長辭賦,所作慷慨悲涼,深刻感人,為建安七子之冠冕。作品有〈登樓賦〉、〈七哀〉詩等。 (5) 屣:音ㄒ|ˇ,鞋子。
疑信參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將信將疑」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弔古戰場文〉是唐代文學家李華憑弔古戰場所寫,描寫古戰場的悲涼景象,遙想當年戰事的慘烈以及人民因戰爭所受到的苦難。所描述的雖是古代戰事,其實是以古鑑今,因有「秦歟?漢歟?將近代歟?」之問。最後寫到戰士家屬的悲哀,他們對戰場上的子弟是生是死茫然不知,對任何傳來消息也是將信將疑,不辨真偽。「將信將疑」這個成語出在此處,與「半信半疑」、「半疑半信」義同,可以通用,如《紅樓夢》第一○一回:「大了道:『奶奶大喜!這一籤巧得很。……』一面說,一面抄了個籤經交與丫頭。鳳姐也半信半疑的。」
色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文藝作品中所呈現思想感情的色彩。如:「整個故事都籠罩在一種悲涼的色調中。」
悲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涼的笳聲。笳為古代軍中所吹的樂器,聲音悲壯,故稱為「悲笳」。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清風夜起,悲笳微吟。」唐.杜甫〈後出塞〉詩:「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王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7~217)字仲宣,三國魏山陽高平(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人。東漢末避亂,依劉表於荊州,後仕魏,官至侍中。擅長辭賦,所作慷慨悲涼,深刻感人,為建安七子之冠冕。作品有〈登樓賦〉、〈七哀詩〉等。
元好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豐富。一些詩篇生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動亂和百姓苦難,如《岐陽》、《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詩,沉鬱悲涼,追蹤老杜,堪稱一代「詩史」。其寫景詩,表現山川之美,意境清新,膾炙人口。詩體裁多樣,七言是其所長[1]。元好問之文繼承唐宋大家傳統,清新雄健,長短隨意,眾體悉備,為金代文學批評之巨子,仿杜甫《戲為六絕句》體例所寫《論詩絕句三十首》,在文學批評史上影響頗大。  今存詞377首,藝術上以蘇、辛為典範,兼有豪放、婉約諸種風格,當為金代詞壇第一人。今存散曲僅9首,用俗為雅,變故作新,具有開創性。《續夷堅志》是現存為數不多的金...
倒屣迎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17),字仲宣,三國魏山陽高平人。東漢末避亂,依劉表於荊州。後仕魏,官至侍中。擅長辭賦,所作慷慨悲涼,深刻感人,為建安七子之冠冕。作品有〈登樓賦〉、〈七哀〉詩等。 (5) 屣:音ㄒ|ˇ,鞋子。
王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律、五絕,明代胡應麟《詩藪•內編》認為他的五律「興象婉然,氣骨蒼然,實首啟盛、中妙境。五言絕亦舒寫悲涼,洗削流調。究其才力,自是唐人開山祖。」他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他在《上吏部裴侍郎啟》認為「君子以立言見志。遺雅背訓,孟子不為;勸百諷一,揚雄所恥。苟非可以甄明大義,矯正末流,俗化資以興衰,家國由其輕重,古人未嘗留心也。」對唐初文壇的風氣轉變起了很大作用。 著作由於他的著作絕大部份已經散失,現在留下的一本《王子安集》已經是明代崇禎皇帝庚辰年間刻「初唐四傑」著作時,根據後人收集到的一點斷簡殘篇湊合而成的結果,因此我們無法知...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