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窗事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東窗事犯注音︰ㄉㄨㄥ ㄔㄨㄤ ㄕˋ ㄈㄢˋ漢語拼音︰dōng chuāng shì fàn釋義︰猶「東窗事發」。見「東窗事發」條。 01.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為呆行者,在靈隱寺中,泄漏秦太師東窗事犯。」 02.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三.辯證類五.東窗事犯》:「宋押衙何立,秦太師差往東南第一峰勾幹。恍人引至陰司,見秦對岳事,令歸告夫人東窗事犯矣。」 
慷慨解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山離去的念頭。 「解囊」則見於《聊齋志異.卷四.鬼作筵》。內容大意是說:杜秀才發覺病中的妻子,在恍中好像和人說話,並且喊他「兒子」,原來是已過世的父親之魂,附在妻子身上。原來是有四個人要來捉拿杜秀才妻子的魂魄,經老父百般懇求,並解囊拿出銀兩來賄賂,這四個人才答應放人。等妻子醒來,探問之下,所言和其父相同。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慷慨解囊」,用來指輕財仗義,毫不吝嗇地捐助錢財給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勢險拔。漢.王充《論衡.自紀》:「言姦辭簡,指趨妙遠;語甘文峭,意務淺小。」明.宋濂〈謝翶傳〉:「文尤嶄拔峭勁,雷電恍,出入風雨中。」
全神貫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神不守舍、心不在焉、漫不經心、心神恍、心神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恍」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情死板、神志恍。如:「呆笑」、「呆望」、「他目睹那場車禍,簡直嚇呆了!」
如痴如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神情恍,陶醉於其中。明.謝讜《四喜記》第一四齣:「子京,你怎麼如痴如醉,做出這個嘴臉,想是青霞事又發作了。」也作「如醉如痴」。
囫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籠統含糊。《朱子語類.卷三四.論語.述而篇》:「道理也是一個有條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如老莊所謂恍者。」《二刻拍案驚奇》卷一:「沒得解說,只囫圇說一句『救荒無奇策』罷了。」也作「鶻淪」。
神魂顛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恍,心意迷亂。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二六齣:「煩絮得神魂顛倒,心恍恍睡魔催。」《老殘遊記》第二回:「創出這個調兒,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他唱書無不神魂顛倒。」也作「夢魂顛倒」。
迷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神情恍。如:「解釋了半天,他臉上還是一副迷茫的神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