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蠢蠢欲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抑:不過。 (3) 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寡婦不憂慮自己紡織的緯紗,而掛念王朝的隕滅。比喻忘身憂國。嫠,音ㄌ|ˊ,寡婦。宗周,指周王朝。因周為所封諸侯國之宗主國,故名。 (4) 蠢蠢:動亂不安的樣子。
新亭對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東晉南渡名士王導等,於新亭飲宴,舉目望見山河,而感慨國土淪亡,相與對泣之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後比喻懷念故國或感時憂國的悲憤心情。宋.陸游〈初寒病中有感〉詩:「新亭對泣猶稀見,況覓夷吾一輩人。」
龍馬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龍馬,傳說中的神馬。「龍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唐.李郢〈上裴晉公〉詩:「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鷗姿。」
求田問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知道購置田宅家產而沒有遠大的志向。《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如今這些貪人,擁著嬌妻美妾,求田問舍,損人肥己。」也作「問舍求田」。
心瞻魏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論處身何地,仍關心國事。參見「心在魏闕」條。如:「他雖已下任,卻仍心瞻魏闕,憂國憂民。」也作「心懷魏闕」。
陸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愛國詩人。父親陸宰是個具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陸游從小就樹立了憂國憂民的思想和殺敵報國的壯志。他自幼好學不倦,「年十二能詩文」,他還學劍,鑽研兵書。二十五歲左右,向具有愛國思想的詩人曾幾學詩,受益不淺,從此確定了他的詩歌創作的愛國主義基調。紹興二十三年(1153),他到臨安應進士試,因「喜論恢復」,受到秦檜的忌恨,復試時竟被除名。直到秦檜死後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見,賜進士出身。歷任鎮江...
詩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唐代詩人杜甫。明清文人極為推崇杜甫,故尊其為「詩聖」。[例]詩聖杜甫一向憂國憂民,其作品也都以關懷社會大眾為主。
欣喜雀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為快樂、興奮。《水滸傳》第一○八回:「宋江聞報,把那憂國家、哭兄弟的病症,退了九分九釐,欣喜雀躍,同眾將拔寨都起。」
不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及。《文選.宋玉.高唐賦》:「思萬方,憂國害,開賢聖,輔不逮。」《文選.張衡.西京賦》:「翔鶤仰而不逮,況青鳥與黃雀。」
張大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環境》《認得幾個字》《春燈公子》《戰夏陽》《聆聽父親》《城邦暴力團》一~四《最初》《公寓導遊》《四喜憂國》《雞翎圖》《大說謊家》《張大春的文學意見》《歡喜賊》《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我妹妹》《時間軸》《病變》《野孩子》《沒人寫信給上校》《撒謊的信徒》《尋人啟事》《小說稗類》(卷一、卷二)《本事》《歡喜賊》《雍正的第一滴血》《博士化身》 評價 張大春是當代台灣文壇中一位勇於實驗的頑童,他小說的品種,不能一言以蔽之,舉凡寫實、歷史、魔幻、後設、科幻、偵探、武俠、鄉野傳奇、時政小說、新聞小說,不一而足,司馬中原曾說:「在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