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7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憂愁。如:「憂心悄悄」。《詩經.陳風.月出》:「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漢.毛亨.傳:「悄,憂也。」唐.白居易〈夜雨有念〉詩:「胡為悄不樂,抱膝殘燈前。」
高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羌前人之所有;內自省而不慚兮,遂定志而弗改。欣吾黨之唐虞兮,愍吾生之愁勤;聊發憤而揚情兮,將以蕩夫憂心。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沒世之不稱兮,願橫逝而無由。 〔注解〕 (1) 沮:音ㄐㄩˇ,敗壞、破壞。 (2) 成論:定論。 (3) :音ㄇ|ㄠˇ,超越。 (4) 高風:高超的風範。 (5) 忽:輕視、瞧不起。 (6) 務:致力從事。 2、「亮節」: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四.陸雲》引)於穆府君,遠祖彌光。功濟黎獻,澤洽八荒。披圖承禪,襲化軒唐。洪風既振,遐曜休煌。越殷1>自周2>,紹膺3>遺祉4>,亮節三恪5>,侯服6...
井然有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完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弱,我認為您不答應也不行呀!」「可是,假如秦國拿了我的璧玉,卻不把城池給我,那我該怎麼辦?」惠文王憂心的問。 藺相如馬上接口說:「秦國要拿十五個城池來交換趙國的楚和氏璧,假如趙國不答應,那當然是趙國的錯;反過來,若秦國得到了 璧玉, 卻不把城池給趙國,那錯就在於秦國了。因此,照我的看 法,還是派人 將璧玉送到秦國去比較好。」趙惠文王覺得藺相如說的很有道理:「依你看,派什麼人去好呢?」 藺相如自告奮勇的說:「假如大王實在找不出合適的人,臣倒願意前往一試。秦國如果守信把城給我們趙國,我就把璧玉留在秦國;如果秦國食言,不把城...
苦心孤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心孤詣」的「苦心」,最早見於古詩十九首中的〈東城高且長〉:「〈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詩中的〈晨風〉見於《詩經》,是描述婦人思念丈夫久出不歸的詩。詩中「鴥(ㄩˋ)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句,婦人藉行蹤飄忽的晨風,仍然會回到樹林之中,反問遠行的夫君為何不肯回來,隱含了對現實生活的苦悶,有勞苦憂心的意思。屈復(西元1668∼1744?),清陝西蒲城人,字見心,號悔翁,晚號金粟道人。朝隆元年舉博學鴻詞,不就。沈德潛謂其不屈節,是有守之士。二十七歲出遊,行遍南北,自稱「七十有七齡,半百在行旅」。熟悉古今興亡之事,詩作多緬懷往事。著有《弱水集》。在〈論詩絕句〉中,屈復自述其創作...
無地自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忌求救,說:「邯鄲城早晚就要被攻破了,你即使不管我們趙國,難道你就不可憐你姊姊嗎?」魏無忌聽了十分憂心,就讓門客辯士用種種方法去勸說魏王,但魏王害怕秦國報復,始終不肯答應。後來魏無忌用侯嬴的計謀,將兵符盜出,假託王令,並殺了大將軍晉鄙,奪取兵權。他再從中挑選精兵八萬,打敗秦軍,解救了邯鄲,保存了趙國。趙王和平原君還親自到國境上迎接魏無忌。魏王很生氣魏無忌偷盜兵符、假託命令並殺了晉鄙。魏無忌自己也知道魏王不悅,所以他讓將軍帶領著他們的軍隊返魏,自己和門客則留在趙國。趙孝王感激魏無忌大力相助,於是和平原君商量,想將五個城邑封給魏無忌。魏無忌聽到這個消息,神態驕矜,顯出自以為有功的樣子。門客中有人...
瞻前顧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原是戰國時的楚國大臣,原本受到重用,擔任司徒的要職。但後來楚懷王決定與秦國交好,屈原看清秦國的計謀極力反對,懷王聽信了小人讒言,將屈原貶到楚國西北邊境的漢北。屈原雖然被流放邊疆,但心裡一直掛念著國事,憂心國家未來的前途,於是寫了〈離騷〉這篇文章,同時表明自己忠貞愛國之心。其中有段寫到為君者應有的德行,以古代的君王為例,像夏桀、商紂等暴君,違背正道,魚肉臣民,結果使得國家滅亡;而商湯、大禹、周代的文王、武王等賢君,做事恭敬,依循正道,讓天下太平。屈原因此下結論說,為政者要懂得任用賢能,依規矩做事而不偏頗,公正無私。「瞻前而顧後兮」,要能兼顧前後,做事謹慎周密,看清人民的需要與希望。後來「瞻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擔心、憂心。《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漢.王充《論衡.問孔》:「閔道不行,失孔子情矣。」
雁行折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雁行,比喻兄弟。「雁行折翼」比喻兄弟分離或死亡。如:「他因弟弟車禍死亡,雁行折翼,哀痛欲絕。」
喜上眉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憂心如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