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8.14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整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懲治。如:「像他這種自私自利的人,非得好好的整治他不可。」
法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由特定成員共同討論制訂,可為大家共同遵守並具有約束懲治效率的法規條文。[例]各國的法律依其風俗民情的不同而有別。
責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懲治處罰。《三國演義》第一九回:「溫侯深怪公等不肯向前,要來責罰。」《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孩兒願改從前過失,侍奉二親,官府已責罰過,任父親發落。」
髡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懲治罪犯的方式。剃去頭髮稱髡,而以鐵圈束住脖子稱鉗。漢文帝廢除肉刑時,以髡鉗城旦舂代替黥刑。
鶴處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蕩或以清談為主的人生,而「竹林七賢」就是這種風尚的代表。嵇紹就是「竹林七賢」中嵇康的兒子,嵇康因罪被懲治,使得嵇紹在十歲時就失去了父親,而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山濤以「父子罪不相及」為由,把嵇紹推薦給晉武帝,於是武帝就任命他為祕書郎。惠帝時,則在朝中擔任侍中一職。有一次都城發生了動亂,嵇紹跟著惠帝到蕩陰去平亂,不幸落敗,隨行的官員死傷慘重,餘者或降或逃,只有嵇紹不顧個人生死的保衛著惠帝,但最後仍然中箭身亡,當時他的鮮血濺到了惠帝的龍袍上。亂事平定後,隨從想為惠帝清洗血跡,但惠帝感念著嵇紹的奮勇保衛,而堅持留下血跡。據晉.戴逵〈竹林七賢論〉載,當初嵇紹剛到洛陽時,就曾經有人對王戎說:「昨天在人群中...
處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懲治處分。《三國演義》第一九回:「如有走透呂布及彼軍士者,依軍法處治。」《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而今日甚一日,管他不下,所以只得請官法處治。」
禍結兵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兵連禍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載,王莽篡漢初期,匈奴因不服而發難。王莽為了樹立威信,打算以三十萬人,三百天份的糧食,討伐匈奴。將軍嚴尤上書勸諫說:「匈奴為害中國,從周朝、秦朝,一直到漢朝,已經很久了。漢武帝討伐匈奴,戰爭災禍連續不斷,拖延了三十餘年,造成國力疲耗,匈奴才因此受到懲治而心生畏懼。如今天下才剛底定,民力尚未恢復,如果現在還要開戰,實在是不堪負荷。」後來原文中的「兵連禍結」被摘出成一句成語,用來指戰爭持續不斷,災禍接連而來。
治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法律懲治罪犯,給犯罪的人應得的懲罰。《文選.任昉.奏彈曹景宗》:「收付廷尉,法獄治罪。」《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捉回馮君瑞,交與地方官,究出起釁情由,再行治罪!」
惡馬惡人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脾氣暴躁的馬,自有比牠凶的人來驅使。比喻壞人自有更凶惡的人來懲治他。如:「蔣門神碰到魯智深,真可謂惡馬惡人騎,這下子沒戲唱了。」
黑名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該被懲治或有嫌疑而被注意者的祕密名單。如:「他與地下組織來往密切,已被情治單位列入黑名單中,暗加監視。」也作「黑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