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7.2349 ms
共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再接再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再接再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再接再厲」原作「再接再礪」。聯句是舊時作詩方式之一,由兩人或多人輪流各作一句詩,相聯成篇,多用於上層飲宴或朋友間的酬答,是文人雅士的風雅之舉。相傳起於漢武帝與群臣所賦的〈柏梁臺〉詩。這首〈鬥雞聯句〉是由韓愈和孟郊合力完成,描述兩隻雞相鬥時的情景。其中「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兩句,是說當雞鬥到筋疲力竭時,朝牠噴一點水就會清醒過來,再度接戰前都會再次將嘴磨利,然後奮戰不已。「再接再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勇往直前,不因挫折而懈怠。
|
簡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於是逼迫她離開原本安適的家鄉,北上讀書,去探尋廣大未知的世界,將自己深邃的情感馳騁在文字裡,編織成篇篇動人的文章。 著作*散文《水問》洪範書店 1985年《只緣身在此山中》洪範書店 1986年《月娘照眠床》洪範書店 1987年《七個季節》時報文化 1987年《一斛珠》李白 1987年《私房書》洪範書店 1988年《浮在空中的魚群》漢藝色研 1988年《下午茶》大雁 1989年;洪範書店 1994年《夢遊書》大雁 1991年;洪範書店 1994年《空靈》漢藝色研 1991年《胭脂盆地》洪範書店 1994年《女兒紅》洪範...
|
紀事本末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歷史事件為綱的史書體例。創始於宋代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將重要的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順序編寫,可補編年、紀傳體的不足。
|
破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唐宋人應舉詩賦和經義及明清八股文的起首,用一兩句話說破題目的要義。《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教他做『破題』、『破承』、『起講』、『題比』、『中比』、『成篇』。」《紅樓夢》第八四回:「破題倒作了一個,但不知是不是。」
|
腹無點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2>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3>,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尤喜著書。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吳子良《林下偶談.卷一.飲墨》。
(2) 勃:王勃(西元650∼675),字子安,唐龍門人。曾任沛王府修撰,為初唐四傑之一。屬文綺麗,構思無滯,詞情英邁,所作〈滕王閣序〉,為世所稱。
(3) 酣飲:暢飲。酣,音ㄏㄢ,暢快、盡興。〔參考資料〕 宋.吳子良《林下偶談.卷一.飲墨》俚俗謂不能文者為胸中無墨,蓋亦有據。《通典》載:「北齊策秀才,書有濫劣者,飲墨水一升」。東坡〈監試呈諸試官〉云:「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飲。」山...
|
格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詞、曲、賦的平仄、音韻、字數、句數等形式和規律。唐.白居易〈與元九書〉:「至於貫穿古今,覶縷格律,盡工盡善,又過於李焉。」宋.許顗《彥周詩話》:「有五句成篇者,盡古今詩之格律,足以資詳博,不可不知也。」
|
胸中無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2>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3>,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尤喜著書。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吳子良《林下偶談.卷一.飲墨》。
(2) 勃:王勃(西元650∼675),字子安,唐龍門人。曾任沛王府修撰,為初唐四傑之一。屬文綺麗,構思無滯,詞情英邁,所作〈滕王閣序〉,為世所稱。
(3) 酣飲:暢飲。酣,音ㄏㄢ,暢快、盡興。〔參考資料〕 宋.吳子良《林下偶談.卷一.飲墨》俚俗謂不能文者為胸中無墨,蓋亦有據。《通典》載:「北齊策秀才,書有濫劣者,飲墨水一升」。東坡〈監試呈諸試官〉云:「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飲。」山...
|
膾炙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念。後避居福州,黃巢陷閩,欲用朴,朴不從,遂為黃巢所殺。朴為詩極盡雕琢,當時詩家稱「月鍛季煉」,未及成篇,已播人口。
(4)釣臺:山名。地約當在今福建省閩侯縣南。
(5)甌、閩:地名。甌,地約當今浙江省永嘉縣。閩,地約當今福建省福州市。
(6)李建州頻:即李頻,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睦州壽昌人,累遷至都官員外郎,僖宗時為建州刺史。
(7)方處士干:即處士方干,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字雄飛,睦州清溪人。其詩作清潤小巧,為人有清才,隱居鏡湖,日以詩酒自娛。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
諸宮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詞曲。敷演故事,略如彈詞,盛於宋、金間,屬於說唱文學。因由許多宮調不同的曲牌所聯綴成篇,故稱為「諸宮調」。如董解元的《西廂記》。宋.灌園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諸宮調本京師孔三傳編撰,傳奇、靈怪、八曲、說唱。」
|
天驚石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石破天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李賀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才氣極高,七歲能作詩,十五歲便成名,並以〈雁門太守行〉得到了韓愈的賞識。李賀的創作方式也十分特別,據說他寫詩從不先命詩題,每與友人出遊,便命奴僕背著錦囊騎驢跟隨,靈感一來,他便趕緊寫下,投在囊中,等回家後再整理成篇。李賀雖然詩譽日隆,但仕途上卻不甚順遂。二十歲時應禮部試時受到排擠,其他考生認為他的父親名晉肅,應當避諱(「晉」、「進」二字同音),不得參加進士考試。韓愈雖然為他作〈諱辯〉力爭,但李賀再也沒有應試。後來他作了張徹的幕僚,二十六歲返鄉,二十七歲便以英年早逝,留下詩作二百餘首。李賀的詩作內容深邃,種類繁多,以想像力豐富著稱...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