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群策群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眾人的智慧和能力。語本漢.揚雄《法言.重黎》。
△「同心同德」、「同心協力」、「戮力同心」
|
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拘禁的犯人或俘虜。如:「死囚」、「敵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宋.歐陽修〈縱囚論〉:「其囚及期,而卒自歸無後者,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
|
多難興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昭公四年》:「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國家多難,上下戒慎恐懼,奮發有為,戮力同心,使邦國復興。唐.陸贄〈論敘遷幸之由狀〉:「多難興邦者,涉庶事之艱而知敕慎也。」
|
汗馬功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義︰猶「汗馬功勞」。見「汗馬功勞」條。
01.清.吳梅《風洞山傳奇.第九齣》:「和衷共濟祈公等,戮力同心敵北兵,方能夠汗馬勳(勛)勞報聖明。」
|
同心協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語本漢.賈誼〈過秦論〉。
△「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戮力同心」
|
輕舉妄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音|ˇ。
(2) 陶朱: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春秋楚人。與文種同事越王句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以滅吳,尊為上將軍。蠡以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句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尋海路至齊地,變姓名為鴟夷子皮。至陶,因精通計算治產以成巨富,自號陶朱公。
(3) 卜祝:掌管卜事和祭祀時贊禮饗神的人。 ◎2《韓非子.解老》故欲利甚於憂,憂則疾生,疾生而智慧衰,智慧衰則失度量,失度量則妄舉動,妄舉動則禍害至,禍害至而疾嬰內。疾嬰內則痛,禍薄外則苦。苦痛雜於腸胃之間,則傷人也憯。憯則退而自咎,退而自咎也,生於欲利。故曰:「咎莫憯於欲利。」
|
心如刀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蔡邕〈太傅胡廣碑〉(據《全後漢文.卷七六.蔡邕》引)自公寢疾,至于薨斃,參與嘗禱,列在喪位,雖庶物戮力,不愆于禮。進睹墳塋1>,几筵2>空設;退顧堂廡3>,音儀永闕4>。感悼傷懷,心肝若割。相與累次德行,撰舉空勳,刊之于碑,用慰哀思。 〔注解〕
(1) 墳塋:墓地。塋,音|ㄥˊ。
(2) 几筵:古代稱祭祀的案桌。几,小桌。筵,音|ㄢˊ,竹席。
(3) 堂廡:中國傳統建築中,廳堂兩側連接較矮的側房。廡,音ㄨˇ。
(4) 闕:音ㄑㄩㄝ,空缺。
|
和衷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衷」,同心。語出《書經.皋陶謨》。「共濟」,供給渡水。語出《國語.魯語下》。「和衷共濟」比喻彼此同心共渡難關。
△「同心同德」、「同心協力」、「戮力同心」
|
范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春秋楚人。與文種同事越王句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以滅吳,尊為上將軍。蠡以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句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浮海適齊,變姓名為鴟夷子皮。至陶,操計然之術以治產,因成巨富,自號陶朱公。
|
借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心,報得三春暉。」 特定與普通相代1.特定例:《世說新語‧新亭對泣》:「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2.普通例:《論語‧述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參考資料(註一) 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益智書局,1985年11月三版。頁209-228。(註二) 蔡宗陽著:《應用修辭學》,台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5月初版。頁69-79。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借代英文關鍵字:melonomy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