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鳴金擊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鑼打鼓。古時打仗用來指揮士兵前進後退的信號,藉以助勢或示威。如:「他傳令軍士們鳴金擊鼓,準備一舉攻下敵人的城池。」
招搖過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醒世姻緣傳》第九四回:「只因使了人的幾兩銀子,憑人在那裡扯了旂號打鼓篩鑼的招搖於市。」
腔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曲的聲律。《儒林外史》第六回:「一個吹簫,一個打鼓,在廳上滴滴打打的,總不成個腔調。」
嗾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動、指使。宋.周密《志雅堂雜鈔.卷上.圖畫碑帖》:「百姓冉興,為人嗾使打鼓告官家差役不均。」
應對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答如響注音︰|ㄥˋ ㄉㄚˊ ㄖㄨˊ ㄒ|ㄤˇ漢語拼音︰yìng dá rú xiǎng釋義︰響,敲鑼打鼓,即生響聲。「應答如響」形容才思敏捷,能隨問即答。見「應對如流」條。 01.《梁書.卷三○.徐摛列傳》:「摛商較縱橫,應答如響,高祖甚加歎異,更被親狎,寵遇日隆。」 參考詞語︰對答如流注音︰ㄉㄨㄟˋ ㄉㄚˊ ㄖㄨˊ ㄌ|ㄡˊ漢語拼音︰duì dá rú liú釋義︰猶「應對如流」。見「應對如流」條。 01.《陳書.卷三三.儒林列傳.戚袞》:「摛辭辯縱橫,難以答抗,諸人懾氣,皆失次序。袞時騁義,摛與往復,袞精采自若,對答如流,簡文深加歎賞。」 02.《三國演義.第四三回》:「眾人見孔明對...
不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停止。如:「弟弟跌了一跤,痛得不住地號啕大哭。」《儒林外史》第六回:「一個吹簫,一個打鼓,在廳上滴滴打打的,總不成個腔調。兩邊聽的人笑個不住。」
冷板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般唱戲時,都有樂師在一旁敲鑼打鼓,而樂師都是坐在板凳上的。如果沒有樂師伴奏,只有演員清唱,則稱為「冷板凳」。
敲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敲鑼打鼓。如:「鄉村裡迎神賽會,敲打得十分熱鬧。」
五花爨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元時流行於北方的戲劇。一般由末泥、引戲、副淨、副末、裝孤五人組成演出,故稱為「五花爨弄」。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五.院本名目》:「院本則五人:一曰副淨,……一曰副末,……一曰引戲,一曰末泥,一曰孤裝。又謂之五花爨弄。」《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凡一應吹簫、打鼓、踢毬、放彈、勾欄、傀儡、五花爨弄諸般戲具,盡皆施呈。」
陳千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創作觀點一、陳千武認為詩是認清自己的一種文學作品,面是用自己的皮張的、鼓聲滲透著自己的寂寞心聲,打鼓即是打自己的心聲與主張,這個發自內心真誠的鼓聲,一定要比別人來得響亮、好聽。寫〈鼓手之歌〉這首詩頗有為自己的精神辯護的意味。二、對於這樣一位從日治時期走到戰後,並跨越母語(福佬話)、日文與中文之間的詩人,能堅持對文學創作的信念,經由痛苦地進行語言的中斷和轉換,還能夠有如此耀眼的成績。在台灣文壇上,這樣大幅度的轉變文學語言的作家群,史稱「跨越語言的一代」。這個專有名詞出自於同是前輩詩人的杜潘芳格,這是在一次日本詩人高橋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