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擂鼓篩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在戰場上敲鑼打鼓,以壯聲勢。《孤本元明雜劇.暗度陳倉.楔子》:「今撥與你一千兵,替我修整連雲棧道去。要你每日家搖旗吶喊,擂鼓篩鑼。」後比喻大張其事。如:「只不過是丟了一件衣服,何必擂鼓篩鑼,弄得全家雞飛狗跳。」也作「擂鼓鳴金」。
擊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打鼓。《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術,常使女巫擊鼓降神於軍中。」《紅樓夢》第六三回:「且說當下眾人都在榆蔭堂中,以酒為名,大家頑笑,命女先兒擊鼓。」
揚幡擂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搖旗打鼓。比喻大肆張揚。《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如今是揚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見了。」也作「揚鈴打鼓」、「揚鑼搗鼓」。
鼓兒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說唱藝術。參見「打鼓說書」條。
敲鑼擊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敲打鑼鼓。多用於民間遊樂。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貧者三數人為一火,裝婦人神鬼,敲鑼擊鼓,巡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亦驅祟之道也。」也作「敲鑼打鼓」。
2.形容大肆宣揚。如:「這麼一點小事,又何必敲鑼擊鼓,弄得人盡皆知。」也作「敲鑼打鼓」。
鼓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為單皮鼓和檀板兩種樂器的組合,二者皆為節拍樂器,為戲曲樂隊的指揮樂器。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齣:「六朝興廢怕思量,鼓板輕輕放,沾淚說書兒女腸。」《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打鼓板纔立到沿口,輕輕的打了一下鼓板,只見那貼旦裝了一個紅娘,一扭一捏,走上場來。」
頭手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布袋戲後場中最重要的角色,戲界稱為萬軍主帥。位在前場演師的左後方,專司單皮鼓,指揮整個後場,以配合或引領前場的演出。也稱為「打鼓佬」。
鼓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說唱藝術。表演者自擊鼓板以說唱。參見「打鼓說書」條。
高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戲曲腔調。有鼓板而無弦索,唱至結尾處,由打鼓板者合唱,稱為幫腔,其音調高亢,唱法、伴奏樂器和弋陽腔相同。分別有湘劇高腔、川劇高腔等。
揚鑼搗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鑼打鼓。比喻大肆張揚。《孽海花》第二三回:「料想雯青這回必然要揚鑼搗鼓的大鬧,所以張夫人身雖在這邊,心卻在那邊,常常聽候消息。」也作「揚幡擂鼓」、「揚鈴打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