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秦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寫作特色3 著作4 評價 生平秦牧,生於1919年,卒於1992年,原名林覺夫,又名林角夫,廣東省汕頭市澄海縣東里樟林人。現代著名作家。出生於香港,童年和少年時曾僑居馬來西亞和新加坡。1932年回國,在澄海、汕頭和香港求學。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教師和編輯等工作。抗戰勝利後,在香港過了三年專業寫作生活。1949年後到廣州,從此一直從事編輯和創作的工作,曾任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及廣東文學藝術聯合會主席。 寫作特色秦牧散文並沒有固定的表達形式,其語言流暢講究,文筆游走靈活,聯想奇妙,感情自然流...
王文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3 著作4 評價5 引用參考 生平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四日生於福州,九月二十四日為農曆,身份證依此。西曆應為十一月四日。 三歲遷廈門,當時為抗日期間,廈門淪陷,因為空襲輟學,抗戰勝利後,舉家遷回福州, 一九四六年,舉家遷來台灣。一九五五年高中時,因執意寫作,埋首英文及翻譯小說閱讀中,受老師及同學影響,開始閱讀英文小說。一九五八年考取台大外文系數學與國文成績跌破師友眼鏡,蓋數學因賴同學代為補習加強之助,竟得75分,而國文竟只得40分,比對答案結果,知道作文可能是零分。附中老師大惑不已,三年作文成績都作8...
洪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衍所作)、《祖國在呼喚》、《草莽英雄》等劇,有力地配合了反對國民黨政府破壞抗戰,破壞團結的鬥爭。抗戰勝利後他回到上海,除在復旦、上海劇專任教外,還編導了《麗人行》、《關不住的春光》等劇目。  洪深與群眾聯系廣泛,為人熱情誠懇,待人平等,他學識淵博,熟悉中外文學和話劇,對中國古典戲曲和民間藝術也有精闢的見解,具有真正人民藝術家的氣質與魄力。  1955年,洪深逝世,時年61歲。 文學風格   洪深寫社會之實,也寫內心之實;他嘗試發掘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這點是當時的劇作家、小說家較少用的。洪深內心寫實的...
臺灣光復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自甲午戰爭失敗割讓給日本後,至民國三十四年對日抗戰勝利,臺灣始告光復。中央政府於九月九日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臺灣地區的受降典禮則於十月二十五日在臺北舉行,因此便將十月二十五日定為臺灣光復節。簡稱為「光復節」。
抗日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六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後至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投降,我國為對抗日本侵略所進行一序列戰爭稱為抗日戰爭,八年抗戰總共發生二十二次大的會戰,小戰役數百起,戰役中犧牲數百萬人性命,數千萬人流離失所,財產損失不可估計。
騰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喜雀躍的樣子。如:「抗戰勝利後朝野一心,舉國騰歡。」也作「歡騰」。
軍人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四十四年,政府為紀念國軍官兵於抗戰期間,英勇作戰,壯烈犧牲的精神,明定以九月三日抗戰勝利紀念日為軍人節。
臺大醫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的簡稱。前身為民國前十六年於大稻埕所設立的大日本臺灣病院。後經改制改名,於三十八年改為現名迄今。
東三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汪兆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3~1944)字精衛,廣東番禺人,留學日本。早歲入同盟會,致力革命。曾謀炸清室攝政王未成,被捕繫獄,辛亥光復後得釋。民國成立,歷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國民參政會議長。民國二十七年,對日抗戰期間,潛離重慶,至南京附敵,組織偽政府,為國人所不齒,抗戰勝利前病死。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