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5.51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移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三足鼎立。〈薛宣傳〉內容則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內,怠忽職守,導致國家穀倉空虛,使得百姓挨餓,流亡離散各地,幾萬人因此生病而死。 「失所」則是出自漢.李陵〈與蘇武〉詩。漢武帝時,將軍李陵以五千步兵和匈奴十餘萬人對抗,戰到最後,不敵匈奴,只好投降。家人受到連累,全部被處死,從此他便留在匈奴,到死都沒有回到漢朝。這期間,奉命出使匈奴而被拘留的蘇武,和他結為好友。蘇武回漢朝時,李陵寫了三首〈與蘇武〉詩,訴說與知心的朋友分別,難再相見的心情。其中,用「雲被風吹得四處飄蕩,失去了居所」來形容自己飄零的身世和朋友從此分隔兩地的無奈。後來「流離」和「失所」被合用成「流離失所」,用來形容轉徙離散,...
魯女憂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魯國有一逾齡未婚的女子,不擔心自己的終身大事,卻憂心國君太老,而太子年幼,鄰人知道了都譏笑她,她說:「葵菜無法收成,頂多是挨餓;一旦國家動亂,禍延百姓,可是連身家性命都保不住了。」後來魯國果真發生內亂。典出漢.劉向《列女傳.卷二.仁智.魯漆室女》。比喻女子關心國事。如:「鬚眉效力,魯女憂葵,國家必將強盛。」
翳桑餓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晉國靈輒於翳桑挨餓,趙盾給他食物並接濟其母。後靈輒成為靈公衛士,靈公欲殺趙盾,靈輒便倒戟相抗,使趙盾得免於難。見《左傳.宣公二年》。後用以稱一飯之恩必報的人。
喝風痾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貧窮得沒有飯吃,挨餓。《儒林外史》第五○回:「只因家下日計艱難,沒奈何出來走走,要說是個秀才,只好喝風痾煙。說是個中書,那些商家同鄉紳財主們,纔肯有些照應。」
寧可折本,休要饑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寧可在金錢上受些損失,也不要讓身體挨餓受損。勸人愛惜身體,珍重加餐。《金瓶梅》第六二回:「哥,你還不吃飯?這個就糊突了。常言道:『寧可折本,休要饑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