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4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危害君主、宗廟、宮闕的罪行。《戰國策.楚策一》:「外挾強秦之威,以內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史記.卷一○.孝文本紀》:「閒者諸呂用事擅權,謀為大逆,欲以危劉氏宗廟,賴將相列侯宗室大臣誅之,皆伏其辜。」
初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開始學習,亦指開始學習,學問造詣尚淺的人。《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宋.朱熹〈大學章句.序〉:「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肩勞任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ㄐ|ㄚˋ ㄙㄜˋ。播種與收穀。為農事的總稱。 2、「任怨」:《漢書.卷九三.佞幸傳.石顯》顯內自知擅權事柄在掌握,恐天子一旦納用左右耳目,有以間己,乃時歸誠,取一信以為驗。顯嘗使至諸官有所徵發,顯先自白,恐後漏盡宮門閉,請使詔吏開門。上許之。顯故投夜還,稱詔開門入。後果有上書告顯顓命矯詔開宮門,天子聞之,笑以其書示顯。顯1>因泣曰:「陛下過私小臣,屬任以事,群下無不嫉妒欲陷害臣者,事類如此非一,唯獨明主知之。愚臣微賤,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臣願歸樞機職,受後宮2>掃除之役,死無所恨,唯陛下哀憐財3>幸,以此全活小臣。」天子以為然而憐之,數勞勉顯,加厚賞賜,賞賜及賂遺訾一萬萬。 〔...
外剛內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表剛強,內心柔弱。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議論》:「兵戈既起,將帥擅權,武吏功臣,過求姑息。邊蕃遠郡,得以驕矜,外剛內柔,上陵下替,此為屈辱又非多乎?」也作「內柔外剛」。
難以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不勝枚舉」。見「不勝枚舉」條。01.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五.鼇拜》:「乃鼇拜當日自恃政柄在握,輒敢擅權骫法,邀結黨羽,殘害大臣,罪蹟多端,難以枚舉。」
嫌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疑、猜忌。《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曹操既積嫌忌,而郗慮復搆成其罪。」《晉書.卷七四.列傳.桓彝》:「於時王敦擅權,嫌忌士望,彝以疾去職。」
太阿之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阿,寶劍名。「太阿之柄」比喻權柄。如:「奸相手操太阿之柄,擅權陷害忠良。」《資治通鑑.卷二六三.唐紀七九.昭宗天復三年》:「德宗初立,頗振綱紀,宦官稍絀。而返自興元,猜忌諸將,以李晟、渾瑊為不可信,悉奪其兵,而以竇文場、霍仙鳴為中尉,使典宿衛,自是太阿之柄,落其掌握矣。」
傅會穿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適逢世。時以變易,及吳楚一說,說雖行哉,然復不遂。好聲矜賢,竟以名敗。鼂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讎,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注解〕 (1) 袁盎:西元前?∼前148,字絲,西漢楚人。文帝時為郎中,以建言有名。景帝時與鼂錯有隙,吳楚反,帝用盎謀誅錯,拜盎為太常。後因事為梁王所怨,被刺而死。 (2) 傅會:牽引古事與時事相結合,並據以發表議論,亦作「附會」。
變古亂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傳統,紊亂常則。宋.王楙《野客叢書.卷四.張輔妄論班史》:「鼂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正救,欲報私讎,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鼇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69)姓瓜爾佳氏,滿清鑲黃旗人。因平李自成、張獻忠有功,封一等公,官拜太師。康熙初立,受顧命輔政,後以擅權而被革職籍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