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66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偃兵息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戰收兵。如:「好不容易才偃兵息甲,若又蓄意挑釁;一旦重燃戰火,必定兵連禍結,民不聊生。」北魏.高允〈征士頌〉:「于是偃兵息甲,脩立文學。」
墨守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些軍力帶回燕國,不但可以幫助祖國度過難關,又可以建立自己的功績名聲。燕將看了信後,覺得很有道理,便收兵回國了。這裡的典源用了「墨翟之守」。在《墨子》裡記載:故,來比喻燕軍的固守聊城。《墨子》裡記載:有一次,楚國要攻打宋國。當時有名的工匠魯班特地為楚國造了一座雲梯,做為攻城之用。墨子聽了趕緊去找魯班,跟他在楚王面前預演,要證明這座雲梯沒有用處,讓楚王打消攻宋的念頭。墨子用衣帶圈起來當城池,用木板當武器,魯班連用了九種方法進攻都沒有成功,而墨子守禦的方法還有餘。這就是所謂的「墨翟之守」。魯仲連便用這個故事來形容燕將的軍隊,固守聊城就如墨子守城一般,難以攻下。 「成規」則見於《三國志.卷四四.蔣琬...
昆陽之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由劉縯帶領圍攻宛城,而劉秀正統帥數千兵馬巡察陽關,其他諸將見王莽官軍兵盛,不戰而走逃入昆陽,劉秀也收兵進入昆陽。劉秀的分析非常正確,在敵強我弱的情勢下,只能團結一心,共同抗敵,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若分散力量,只顧自己的妻子、財物,將會被敵人一一擊破。但更始諸將向來看不起劉秀,根本不予理會劉秀建議。這時探騎恰巧回報,王邑大軍已來到昆陽城北,連綿數百里,諸將才知現在連棄城逃走也無法辦到,頓時不知所措,只能請劉秀出來主持大局。根據劉秀的計畫,即由王鳳、王常率兵死守昆陽,劉秀則突圍出城,向附近的漢兵求援,裡應外合,一起擊潰王邑官...
巴比倫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一)。在統一的過程中,漢摩拉比王首先征服的是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埃蘭王國和埃什南納王國,成功後在收兵回國的途中,將巴比倫南部的拉爾薩王國合併,成功統一了巴比倫,並在西元前一七五九年消滅了北方的馬理王國,將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一部分納入版圖(註二)。因為王國版圖不斷擴張,漢摩拉比在位期間大力的加強中央集權,他建立了高效率的官僚體系,由國王直接任免各種官吏、派王室官員和國王斯人代表監督地方行政;加強對神廟的經濟控制,使之成為王室經濟的附庸;編撰和頒布法典以維護社會秩序;實行份地與軍事義務相結合的制度,以解除國王常備軍的後顧...
狂風大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颳起疾遽猛烈的強風。《三國演義》第一○回:「兩馬相交,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兩軍皆亂,各自收兵。」
過望之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人入九江。楚已使項伯收九江兵,盡殺布妻子。布使者頗得故人幸臣,將眾數千人歸漢。漢益分布兵而與俱北,收兵至成皋。四年七月,立布為淮南王,與擊項籍。 〔注解〕 (1) 淮南王:英布(?∼西元前196),漢初六縣人。秦末從項羽入咸陽,封九江王。後降漢,破項羽於垓下,封淮南王。及韓信、彭越相繼為劉邦所誅,遂舉兵反,戰敗逃江南,為長沙哀王誘殺。因曾受黥刑,故亦稱為黥(ㄑ|ㄥˊ)布。 (2) 上:指漢高祖劉邦。 (3) 踞:伸腿而坐。 (4) 就舍:到了住所。就,靠近。 (5) 帳御:帷帳座車。 (6) 從官:侍從的官吏。〔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三四.英布傳》
積草屯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儲備糧食草料。元.鄭光祖《三戰呂布》第一折:「如今且收兵回營,操軍練士,積草屯糧,整溯人馬,慢慢的再與孫堅交戰。」《精忠岳傳》第三五回:「蜂屯蟻聚施威武,積草屯糧待戰爭。」
大喜踰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人入九江。楚已使項伯收九江兵,盡殺布妻子。布使者頗得故人幸臣,將眾數千人歸漢。漢益分布兵而與俱北,收兵至成皋。四年七月,立布為淮南王,與擊項籍。 〔注解〕 (1) 淮南王:英布(?∼西元前196),漢初六縣人。秦末從項羽入咸陽,封九江王。後降漢,破項羽於垓下,封淮南王。及韓信、彭越相繼為劉邦所誅,遂舉兵反,戰敗逃江南,為長沙哀王誘殺。因曾受黥刑,故亦稱為黥(ㄑ|ㄥˊ)布。 (2) 上:指漢高祖劉邦。 (3) 踞:伸腿而坐。 (4) 就舍:到了住所。就,靠近。 (5) 帳御:帷帳座車。 (6) 從官:侍從的官吏。〔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三四.英布傳》
驚喜過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人入九江。楚已使項伯收九江兵,盡殺布妻子。布使者頗得故人幸臣,將眾數千人歸漢。漢益分布兵而與俱北,收兵至成皋。四年七月,立布為淮南王,與擊項籍。 〔注解〕 (1) 淮南王:英布(?∼西元前196),漢初六縣人。秦末從項羽入咸陽,封九江王。後降漢,破項羽於垓下,封淮南王。及韓信、彭越相繼為劉邦所誅,遂舉兵反,戰敗逃江南,為長沙哀王誘殺。因曾受黥刑,故亦稱為黥(ㄑ|ㄥˊ)布。 (2) 上:指漢高祖劉邦。 (3) 踞:伸腿而坐。 (4) 就舍:到了住所。就,靠近。 (5) 帳御:帷帳座車。 (6) 從官:侍從的官吏。〔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三四.英布傳》
拔刃張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勢十分緊張。更始將軍史諶告訴大家說:「大司馬董忠得了急性的瘋病,已經把他殺了,現在沒事了,大家可以收兵了。」眼見董忠已死,劉歆、王涉也只有自殺,這場密謀已久的兵變也就這麼失敗了。後來「劍拔弩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形勢緊張或聲勢逼人。(二)南朝梁.袁昂在《古今書評》一書中,評論許多書法家的筆法。其中韋誕是三國魏著名的書法家和製墨家。他寫的「章草」已臻成熟,有草聖之稱。袁昂認為韋誕的筆法:「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意思就是說韋誕的書法,就像龍盤繞著,虎振奮欲起,筆力雄健。像劍已拔出,弓已張開,筆勢豪放。後來「劍拔弩張」被用來形容書法筆力雄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