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黑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某些星體質量超過太陽十倍以上,而其核心燃料用完時,無法產生足夠的壓力來支撐本身的重力,因而造成重力收縮,且因其萬有引力甚大,若有任何光或物質接近,皆為其吸捲而壓縮於無形,亦不可能釋放任何物質及光線,故稱為「黑洞」。[例]從天文物理學的觀點來看,黑洞只是星球縮陷結果的一種。
星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宇宙中的星體,由於多呈圓球形,故稱為「星球」。
星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體的明、暗、薄、蝕等現象,古人往往據此推測人事的吉凶禍福。
海王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暖。雲體翻騰比天王星更強烈。(註1) 海衛一海王星最大的衛星,比冥王星還要大。海為一原本可能是獨立的星體,後來被海王星的重力捕獲。表面是冰凍的氮和甲烷覆蓋,表面溫度達零下235度c,是太陽系中最低者。航海家二號拍攝到海衛星一上的暗色條痕,乃是間歇噴發的氮氣阱,有如地球的間歇泉。氣體和微塵揚起超過表面8公里,並隨風散步150公里遠或是進入海衛一稀薄的大氣中。(註1) 觀測海王星 (註1)1846年德國天文學家伽利略發現海王星,拉塞爾(1799-1880)於英格蘭發現海衛一。荷裔美國天文學家柯伊伯(1950-1973)於19...
天王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躺在軌道上轉動,先以一個極對著太陽,公轉到另一側時換上另一個極。這或許是因為天王星在形成之時受到別的星體撞擊的緣故。天王星已知的衛星有十七顆,還有一系列黯淡的環系。(註1) 發現天王星1781年,天王星太過黯淡,肉眼觀察不易,但是用雙筒鏡就可以看見,反射鏡直徑15.7公分,焦距2.13公尺。赫歇耳當時在搜尋雙子做一帶的天空,計算不同亮度的恆星,打算製作銀河系圖。但此時他發現了一顆比平常量的星星,也比平常大,他開始懷疑這是一顆彗星。當她加大望遠鏡的倍率時,看到鏡頭裡的影像變得越來越大,於是就這樣發現了天王星。(註2)197...
遙感探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從遠距離觀測物體的技術。由飛機或衛星,攜帶照相機、多譜掃描器或雷達等感測器,在空中向地面照相,以研究地面的情況,亦可觀測雲層或外太空星體等。簡稱為「遙測」。也稱為「遙感」、「遙測技術」。
新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恆星因爆發而使光度激增數千甚至數百萬倍,之後逐漸回復。這種情形好像一顆新誕生的星,故稱為「新星」。
2.新崛起的傑出人物。如:「他是影壇上的一顆新星。」
星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體的顏色。星體顏色的不同,係因表面溫度不同所致。藍白色星溫度最高,紅色星溫度較低。
宇宙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空中的塵埃。大小約0.01~10微米。
坍縮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恆星核心燃料用完時,巨大的重力迫使星體塌縮,而形成體積小但密度極高的天體,就是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