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8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漢末的清議主要在評論人物,而其評論以「清」為主,亦即與宦官污染的政治─「濁」相對,帶有超越政治的傾向;到魏以後,談論(清談)的內容已經提高到窮究人與宇宙本質的層次。談到人時,常以才(才能)行(操守)為主題;談到宇宙本質時,常以有或無為爭論的基點。這兩個主題中,才行常與當時的官吏任用問題相關;而宇宙本質的討論則已成為純粹的形上學。由嵇康的「釋私論」觀之,禮教(名教)主義的立場含有為事物現象型態所拘的傾向,亦即請向隅時有論的世界觀。反之,以宇宙本質為無的立場則源於反禮教的意識形態。西
文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國之君,姓姬,名重耳,獻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獻公嬖驪姬,殺申生,重耳奔狄;獻公既卒,數傳至懷公圉,秦穆公怨圉,乃求得重耳,發兵納為侯。公任用狐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霸之一,諡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國名。中國歷史上周代的諸侯國之一。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朝梁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早上在梁朝為官,晚上就投奔到朝當官。語本《舊五代史.卷二一.梁書.王彥章傳》:「豈有為臣為將,朝事梁而暮事乎!」後比喻政局紊亂,朝代換來換去。元.羅貫中《風雲會.楔子》:「親統貔貅百萬兵,兜鍪日日侍承明,朝梁暮何時了,定許將軍見太平。」《精忠岳傳》第一回:「且說那殘唐五代之時,朝梁暮,黎庶遭殃。」亦比喻見風轉舵,隨時變節。清.梁清標〈王鐵槍〉:「斗雞小兒事業成,國恥未雪寧偷生?朝梁暮者誰子,段凝之輩真如蟻。」
南北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曹魏、朝、南朝、北朝的統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海、空軍軍人,因作戰成仁,事跡壯烈,足為全體官兵楷模;或奉命深入敵區,服行特別任務,因而殞命,其壯烈事跡足以激奮民心者;或生前著有功勛,曾奉頒或追頒勛章、勛刀有案;或係因公殉職,足資矜式者,在其死亡後,追其較生前高一階之官位。
唐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人書法多摹擬人,變其體而成家。後用以喻善於模仿,但缺乏新意。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四.論詩》:「虞集評范椁詩曰:『德機詩如唐臨帖。』」
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西元265~316)武帝至愍帝都於洛陽,因洛陽在東首都建康的西邊,故稱為「西」。
楚對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齊桓公去世後,齊國內亂,得宋襄王干預,使得平定。但泓河一役,卻為楚國所敗。從此,中國的歷史舞台不再侷限於黃河流域,已擴大到淮河、長江流域,時代也進入春秋中期。春秋中期最大特色是楚的南北對立。是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國,本稱唐,叔虞子燮史稱在山西台地,四周都是異族─戎,其處境概可想見。平王東遷時...
齋法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曹之格所摹刻的匯刻叢帖,十卷。北宋米芾獲得朝王羲之《王略帖》、王獻之《十二月帖》及謝安《八月五日帖》墨跡,因而名其齋為「寶」。崇寧三年(西元1104)米芾擔任無為軍知州(今安徽無為)時,曾將三種書法刻於石上,後遭兵火損壞,幸經無為守葛祐之翻刻,而與殘石同列官舍。至曹之格任無為通判時,又重行摹刻,並增入家藏《帖》及米芾書多種。到咸淳四年(西元1268)刻成,標題為「寶齋法帖」。今傳本已非原面目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