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長濱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東海岸所發現的古文化遺址之一。屬舊石器時代晚期,主要遺址有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屏東縣恆春鎮鵝鑾鼻。距今約五千年至一萬五千年。遺物以打製石器為主,另有少許骨器。
日本歷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栽培雑穀、堅果行為,如研究出有野生稗到穀物稗的栽培過程,也有選擇栗進行栽培的趨向。稻作是從後期,到晚期間發展出來的。南西諸島においてこの時期の前半は旧石器時代が継続していたが、約6千年前以降に貝塚時代に移行し、およそ平安時代末期まで続いた。西南諸島在繩文時代前半期,仍持續屬於舊石器時代,約6千年前進入貝塚時代,持續至平安時代末期。 弥生時代 吉野ヶ里遺跡模板:弥生時代紀元前9世紀頃から3世紀頃までは弥生時代と呼ばれる。時代区分名称は、この時期に特徴的に見られた弥生式土器に由来する。稲作を中心とする農耕社会が成立し、北...
商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背景2 規模3 政治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背景商朝又稱殷、殷商(約前17世紀—約前11世紀)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前期屢屢遷都。而最後的二百七十三年盤庚定都於殷(今中國安陽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時候也稱為殷商或者殷。商朝晚期,中國的歷史從半信半疑的時代過渡到信史時代。商是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後的一個帝國,相對於夏具有更豐富的考古發現。商人起於東方,是東夷族的一支。史書記載,商人領袖湯以七十里而興起,得到伊尹輔佐,勢力發展很快,最後擊敗夏桀,代夏而為天下共主。夏、商之際,中原已經出現許...
十三行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凱達格蘭族的前身,是漢人進入本地區後所發現唯一的史前文化,分布廣泛。十三行文化的初期繼承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發展,不同的遞型區域均有遺址分布,生活型態也已經和近代各台灣原住民相同(註一)。此時期的人類以務農為生,種植稻米、番薯、芋頭等農作物,同時漁獵也相當發達,採貝和捕捉魚類,並且也狩獵鹿、山豬、羌、山羊等野生動物(註一)。器物方面,石器無論在器型或數量上皆相對減少,而陶器數量則多,以紅褐色的夾砂陶為主。十三行文化遺址出土大量的煉鐵殘渣,顯示當時已經知道煉鐵的技術,而此文化為重要的特徵,就是出現了以鐵器為主的金屬器及玻璃器...
高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優渥工作,同時,高更得以一窺監護人的藝術收藏,漸漸養成上畫廊的習慣,成為一名業餘的畫家。至1870晚期,高更的經濟生活無虞,不僅收藏了馬奈、畢沙羅、塞尚、莫內等的作品,內心對藝術的嚮往愈來愈強烈,參加完第五次印象派畫展的後三年,決定徹底拋棄商業經營,正式踏上藝術之路後,卻日趨貧困,家庭生活亦不盡滿意,西元1888年與梵谷在法國度過了一斷愉悅的藝術生活,直至兩人在繪畫理念方面發生嚴重的爭執,梵谷奮而割耳才告結束。西元1891年,高更決定離開喧囂的文明,隻身前往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在這段期間,高更展現驚人的創作力,屢屢畫出令...
後現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創新的推動力。後現代主義只是繼承現代主義方案的一種表現。目前也有不少論者認同後現代主義等同現代主義晚期邏輯的說法,其中尤其是新馬克思主義者如Frederic Jameson, Terry Eagleton等持這一說法,當中亦結合了馬克思對於晚期工業社會的批評,形成一體。
陶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陶土捏塑成形的陪葬物。興起於戰國晚期,有人物、動物等造型。近年來出土的秦代兵馬俑,即是陶俑的一種。
羅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作為主題, 其作品栩栩如生,令人驚嘆不已,甚至被人控訴其作品是以真人脫模製成,女性體態之美則是他晚期創作的重點。羅丹的創作影響了後代的許多藝術家,如:畢卡索、孟克等人,且他的作品不再要求觀者以特定角欣賞,更是一大成就。 重要作品<青銅時代>、<行走的人>、<聖施洗者約翰>、<地獄門>(未完成)、<沉思者>、<夏娃>、<加萊市民群像>、《法蘭西大教堂素描集》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羅丹英文關鍵字:Auguste Rodin 參考資料張光琪(2003)。羅丹。臺北:藝術圖書。
藍蔭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藍蔭鼎曾任聯合國藝術委員、中華民國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委員。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藍蔭鼎曾於台灣電視公司(台視)和華視文化公司(當時中華電視台母公司)出任要職,曾任華視文化公司暨中華電視台董事長。他在畫作之外的文學作品,以《宗教與藝術》、《藝術與人生》、《鼎廬小語》這三本書最為知名;《鼎廬小語》中的一篇文章〈飲水思源〉,曾被國立編譯館收錄於台灣的《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第一冊第十九課,屬於選讀篇目。 作品特色作品真摯感人,充滿對人間、土地的關懷。 著作散文集《鼎盧小雨》、《鼎盧閒談》,...
亨利克約翰易卜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敵》等。1891年,易卜生六十三歲時回到久別的祖國,在奧斯陸度晚年,他晚期的創作,不像中期那樣熱情、犀利,顯得冷峻、深邃,轉向心理描寫和精神分析,也有悲觀情緒和象徵主義色彩,作品有《野鴨》、《建築大師》等。1898年易卜生七十壽辰時,挪威文化界聚會慶祝他的生日,挪威國家劇院為他樹立了一尊銅像以示敬意。易卜生一生共寫過二十六個劇本和許多詩篇。他的劇作對現代戲劇發展具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故而被稱譽為「現代戲劇之父」。著有:Catilina,1850Kjæmpehøjen,1850Norma,18...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