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非物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事變遷,景物更易。《紅樓夢》第一回:「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
連環圖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有故事情節的連接畫頁漫畫。以圖為主,以文字對話為輔。[例]如果能將某些枯燥的科學知識以連環圖畫的方式表現,兒童將更易理解。
叨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心而行為不正。《莊子.漁父》:「變更易常,以挂功名,謂之叨。」唐.成玄英.疏:「變改之際,建立功名,謂叨濫之人也。」
模型的使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資訊的方式。(註1) 學者解釋模型不像理論,模型典型上不是用來解釋複雜的過程;它是用來簡化的,使之更易懂。當弗洛依德使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觀念時,是將之用來描述人類各種交互行為過程的模型。勒溫則是以相同方式運用「生活空間」概念的。對勒溫來說,生活空間就像一幅畫,顯示任何特定時間對個人所產生的許多影響。此種用法,生活空間就是一個模型,簡化了原本可能非常複雜的情況。(註1) 運用運用模型涉及顯示某種東西如何像其他的東西,理論與模型相反,是試圖描述在複雜現象下的所有過程。例如增強作用理論,試圖解釋學習發生的理由。它並不想顯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