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39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死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人書札或奏疏中常用以謙稱自己犯錯,表示惶恐的話。《文選.陸機.謝平原內史表》:「臣機頓首頓首,死罪死罪。」《三國演義》第九回:「儒慌趕入園中勸解,不意誤撞恩相。死罪!死罪!」
出於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出一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同出一轍」,指車輪行徑相同,痕跡一致。見用於《容齋隨筆》。《容齋隨筆》,宋代學者洪邁(西元1123∼1202)撰,為其讀書札記,廣涉群經、歷史、文學、哲學、藝術,辨證考據,頗為精確。尤精宋代掌故,可補《資治通鑑》之不足。隨筆以外,又著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在《容齋續筆.卷一一.名將晚謬》中,洪邁舉古代名將關羽、王思政、慕容紹宗、吳明徹為例,認為他們都是威名遠播,建立了當代無人可比的功績,但晚年都因憑恃功勛,誇耀自己的才能,進而輕敵所致。這四位歷史名人的敗亡,十分相像,行跡如同出自同一個車轍。典源又見宋.洪邁《容齋三筆.卷三.奸鬼為人禍》。...
吳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30)字季重,三國魏濟陰(今山東省定陶縣)人。才學通博,為五官將,文帝時官至震威將軍,督河北諸軍事,封列侯。與曹丕交誼獨厚,時有書札往還。
書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書牘、書柬、書簡、書信、書札
齎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助或贈送財物給他人使前往做某事。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我欲齎發賢士,進取功名。」《水滸傳》第二回:「寫了一封書札,收拾些人事盤纏,齎發高俅回高東京。」
玉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玉製的書札。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七.玉札》:「此金簡玉札出自太上靈都之宮,刻玉為之。」
求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請求解除禍難。《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卻說汪知縣幾日間連接數十封書札,都是替盧柟求解的。」
贈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朋友間酬唱贈答的詩詞。唐.杜甫〈哭李常侍嶧〉詩二首之二:「次第尋書札,呼兒檢贈詩。」
遺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人所遺留下來的親筆書札、文稿、字畫等。宋.梅堯臣〈同蔡君謨江鄰幾觀宋中道書畫〉詩:「鍾王真蹟尚可睹,歐褚遺墨非因模。」
白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祭告諸神祇的書札。唐.陸龜蒙〈和襲美傷開元觀顧道士〉詩:「多應白簡迎將去,即是朱陵鍊更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