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54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逆行倒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讒言殺了他。伍員死前預言越必滅吳,九年後果然應驗。 (2) 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生卒年不詳。本姓公孫,名包胥,因封於申,故號申包胥。與伍員友善,員以吳師伐楚,入郢,包胥入秦乞師,依庭牆哭七日,秦伯乃遣將平定其國難。返國後楚昭王賞功,逃而不受。 (3) 日莫:「莫」為「暮」的本字。日暮,指日落、黃昏時候。〔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道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思想觀點4 評價5 註明資料來源 生平南北朝的高僧,翻譯家。本姓衛,常山撫柳(河北翼縣)人。十二歲出家,受僧侶的最高戒律,即具足後,二十四歲至業城(河南臨彰縣),成為佛圖澄的弟子。佛圖澄死後,道安因避戰亂,顛沛流離於翼、晉、豫一帶,後在襄陽、長安等地,總結漢代以來流行的佛教學說,整理新譯舊譯的經典,編纂目錄,確立戒規,主張僧侶應以「釋」,即釋迦牟尼為姓。其栽培了慧遠,慧持等高僧。 著作道安的著作共有二十餘種。不過大多是佛經的注解,篇幅很小,除了幾部是二卷本外,其餘皆為一卷本。如下:《陰持入注》、《...
截鐵斬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斬釘截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雲居禪師,本姓王,師諱道膺,唐末幽州薊門玉田人。是洞山良价禪師的傑出弟子,曹洞宗的第二代。道膺住在江西雲居山,僧眾很多。一年秋天,雲居禪師忽然感覺身體不適,他趁弟子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告訴弟子們:生與死是很平常的事,大家不必太過憂慮。今後大家處理事情,一定要「斬釘截鐵,莫違佛法」。就是說做事要果斷堅決,不要違反佛法。並將生死置於度外,就像如來佛一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凡事合宜就好,各取所需,不必多取。後來「斬釘截鐵」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潑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2) 姜太公:呂尚,字子牙,周朝東海人,生卒年不詳。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亦稱為呂望、姜尚。〔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苗謂進曰:「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貴富。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進意更狐疑。紹懼進變計,乃脅之曰:「交搆已成,形埶已露,事留變生,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早決之乎?」進於是以紹為司隸校尉,假節,專命擊...
電掣風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六韜》又稱《太公六韜》,相傳是西周時呂尚所著。呂尚,字子牙,本姓姜,周初賢臣。其先祖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呂尚年老隱居,周文王出獵時,相遇於渭水之濱,得到文王賞識,相談甚歡,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文王立呂尚為師,後呂尚佐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封於齊。《六韜》一書採用周武王與呂尚的對話形式寫成,分為六卷,內容主要為有關治國、治軍與戰爭的理論。在〈龍韜.王翼〉篇中,周武王問呂尚:王者之師應該有哪些輔佐人才?呂尚認為一支強大的軍隊,應該有七十二位優秀的幕僚,並就其職掌及能力一一回答。論及陣前奮勇殺敵的將領時,呂尚說:「一個...
媽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是我們尊稱的「天上聖母」,我們一般通稱「媽祖」或「媽祖婆」。是海上的守護神,庇護所有移民和漁民.
道同志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亦稱為「大舜」。 (3) 太公:即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亦稱為「呂望」、「姜尚」。 (4) 行耦:作為相同。耦,音ㄡˇ,通「偶」。 (5)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箕山;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汙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箕山頂,堯號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6) 伯夷:名元,字公...
竺道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思想觀點4 評價5 資料來源 生平竺道生(355至434年),東晉佛教學者,本姓魏巨鹿(今河北平鄉)人。寓居彭城,官宦世家,幼年跟從竺法汰出家,改姓竺。後來從鳩摩羅什譯經,是鳩摩羅什的著名門徒之一。  他主張佛性人人“本有”,認為法顯所譯六卷《泥洹經》經義不夠圓滿,提出一闡提迦,即佛教用來稱呼不具信心,斷了成佛善根的人,也可成佛。此說受到“舊學僧黨”的攻擊,被逐出建康。後來大本《涅盤經》在涼州譯出,其說得到證實,於是在廬山宣講此經。他的頓悟成佛之說,在南北朝初期曾風行一時。  竺道生是涅盤思想的追...
陳千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中五年級時,日本政府積極推動「改姓名運動」,日本人透過各種管道,威嚇利誘,要台灣人把台灣姓名改為日本姓名,陳千武在學校帶頭反抗這項政策,因而遭到留校查看的處分,後來更因為以操行成績丙畢業而無法繼續升學。1935年他就讀台中一中時,開始廣泛閱讀文學作品,並且嘗試寫新詩、短歌和小說。當時,作家楊逵在離台中一中不太遠的地方經營花園,陳千武下課後經常前往,和楊逵、葉陶夫婦一起勞動並暢談文學,這段經驗,對於他日後文學觀的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1941年,陳千武從台中一中畢業,進入台灣製麻會做機械工,1942年就被徵調為「台...
相得益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伊尹放諸桐宮,俟其悔過,再迎之復位。 (7) 呂望:指周初賢臣呂尚,字子牙,東海人,生卒年不詳。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 (8) 明明:明舉賢才。 (9) 穆穆:威儀盛大的樣子。 (10) 列布:排列分布。 (11) 聚精會神:心神聚合,會集眾人的智慧。見「聚精會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