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3178 ms
共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矯枉過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6) 大夫:職官名。多係擔任中央要職和顧問。
(7) 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生卒年不詳。本姓公孫,名包胥,因封於申,故又稱申包胥。伍員助吳伐楚,攻入楚都城郢,包胥入秦求援,依庭牆哭七日,秦王乃遣兵幫助楚國平定國難。後楚昭王論功行賞,逃而不受。
(8) 秦:國名,西元前248∼207。周孝王封伯益的後代於秦地,地約當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秦王政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後為劉邦所滅。
(9) 于斧漁子:于斧,春秋時地名。漁子,漁夫。
(10) 適:正好。
(11) 還:返。
(12) 越: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
|
志同心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亦稱為「大舜」。
(3) 太公:即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亦稱為「呂望」、「姜尚」。
(4) 行耦:作為相同。耦,音ㄡˇ,通「偶」。
(5)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箕山;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汙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箕山頂,堯號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6) 伯夷:名元,字公...
|
風馳電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六韜》又稱《太公六韜》,相傳是西周時呂尚所著。呂尚,字子牙,本姓姜,周初賢臣。其先祖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呂尚年老隱居,周文王出獵時,相遇於渭水之濱,得到文王賞識,相談甚歡,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文王立呂尚為師,後呂尚佐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封於齊。《六韜》一書採用周武王與呂尚的對話形式寫成,分為六卷,內容主要為有關治國、治軍與戰爭的理論。在〈龍韜.王翼〉篇中,周武王問呂尚:王者之師應該有哪些輔佐人才?呂尚認為一支強大的軍隊,應該有七十二位優秀的幕僚,並就其職掌及能力一一回答。論及陣前奮勇殺敵的將領時,呂尚說:「一個...
|
志合意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亦稱為「大舜」。
(3) 太公:即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亦稱為「呂望」、「姜尚」。
(4) 行耦:作為相同。耦,音ㄡˇ,通「偶」。
(5)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箕山;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汙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箕山頂,堯號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6) 伯夷:名元,字公...
|
嚴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子陵,生卒年不詳,漢會稽餘姚人。本姓莊,避明帝諱,改姓嚴。與光武帝同遊學,及光武即位,乃變更姓名,隱居富春山,耕釣以終。
|
矯枉過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6) 大夫:職官名。多係擔任中央要職和顧問。
(7) 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生卒年不詳。本姓公孫,名包胥,因封於申,故又稱申包胥。伍員助吳伐楚,攻入楚都城郢,包胥入秦求援,依庭牆哭七日,秦王乃遣兵幫助楚國平定國難。後楚昭王論功行賞,逃而不受。
(8) 秦:國名,西元前248∼207。周孝王封伯益的後代於秦地,地約當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秦王政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後為劉邦所滅。
(9) 于斧漁子:于斧,春秋時地名。漁子,漁夫。
(10) 適:正好。
(11) 還:返。
(12) 越: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
|
安祿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57)唐營州柳城人(今河北省舊永平府境)。胡人,本姓康,初名阿犖山,又作軋犖山。忮忍多智,善臆測人情,通六蕃語。天寶末,以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舉兵反,陷洛陽,入長安,稱燕帝,尋為其子慶緒所殺。
|
金聖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姓張,名采。後改姓金,名喟,字聖歎。明亡,絕意仕進。狂傲有奇氣,博覽多通,為文洸洋巧姿,雅俗雜揉。批評《水滸傳》、《三國演義》、《西廂記》等書,為世所傳誦。清順治時,因哭廟案坐斬。
|
鄭和下西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靖難之變,明成祖(註1.)即位後,便派遣鄭和下西洋。鄭和本姓馬,雲南人,成祖時的宦官,屢世皆為回教徒,因深受成祖信任,乃賜姓鄭。成祖為了催促南洋各國進貢,乃打著尋找建文帝(註2.)的名號,派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從南海赴往印度洋一帶。第一次率大船六十二艘,將士兩萬七千八百多人,1405年(永樂三年)從蘇州劉家港啟程,航海期間共兩年又四個月,停泊處從占城、真臘、暹羅,經爪哇、舊港、蘇門答臘,至錫蘭,在由此到印度西岸的古里。此後二十五年間,他曾六次下西洋,垂對所經過之地,從波斯灣口的忽魯謨斯即於非洲東岸。在這期間,他曾派人...
|
髡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12~?)本姓劉,號石谿、石道人。清湖南省武陵人。四十歲出家為僧,擅畫山水,筆墨蒼鬱渾厚,與石濤齊名,並稱二石。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