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置之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東西放置於高樓上。比喻棄置不用。《西遊補》第一五回:「行者在山凹裡見師父果然做了將軍,取經一事,置之高閣,心中大亂,無可奈何。」也作「束之高閣」。
什襲珍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隨意棄置
拋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棄置不顧。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一折:「你拋撇了這醜婦家中寶,挑踢著美女家中哨。」也作「拋撒」。
拋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棄置不顧。《清平山堂話本.張子房慕道記》:「萬丈火坑拋撒了,一身跳出是非場。」也作「拋撇」。
庋之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束之高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載,東晉的庾翼,在軍事上頗有才能,因為有他鎮守武昌等地,抵禦了來自北方的侵略,讓東晉因此能夠偏安江南。當時文人流行清談,盡說些浮誇無據的言論,其中又以杜乂和殷浩二人最得到眾人佩服,讚美之聲不斷,認為他們才華如此出眾,應該受到重用,給予官職。一向務實的庾翼,對於這些徒逞口舌之能的文人十分厭惡,因此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讚美這些人,他就會說:「像杜乂、殷浩這樣的人,對待他們應該像對待用不著的東西一樣,先捆起來放在閣樓上,等到天下太平了,再來考慮應該給他們什麼樣的官職。」後來「束之高閣」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棄置不用。
束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束之高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載,東晉的庾翼,在軍事上頗有才能,因為有他鎮守武昌等地,抵禦了來自北方的侵略,讓東晉因此能夠偏安江南。當時文人流行清談,盡說些浮誇無據的言論,其中又以杜乂和殷浩二人最得到眾人佩服,讚美之聲不斷,認為他們才華如此出眾,應該受到重用,給予官職。一向務實的庾翼,對於這些徒逞口舌之能的文人十分厭惡,因此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讚美這些人,他就會說:「像杜乂、殷浩這樣的人,對待他們應該像對待用不著的東西一樣,先捆起來放在閣樓上,等到天下太平了,再來考慮應該給他們什麼樣的官職。」後來「束之高閣」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棄置不用。
心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心。《文選.劉琨.扶風歌》:「棄置勿重陳,重陳令心傷。」《醒世恆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報仇》:「瑞虹聽了這片言語,暗自心傷,簌簌的淚下。」
近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附近、跟前。如:「走了一段路後,發現近前有一座棄置已久的古井,上面長滿了許多青苔。」
篋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棄置箱中的扇子。語本《文選.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圓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後用以比喻失寵的婦人。明.瞿佑《剪燈新話.秋香亭記》:「使篋扇懷恩,綈袍戀德。」
憂國忘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將個人私務棄置一旁。《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邈傳》:「忠清在公,憂國忘私,不營產業,身沒之後,家無餘財。」《古文苑.卷一九.碑.楚相孫叔敖碑》:「其憂國忘私,乘馬三年,不別牝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