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藍磯鶇(腹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互異。雄鳥頭、頸、背、顏面、上胸為深藍色,翼及尾羽黑褐色,各羽外緣帶藍色,羽端灰白色。腹面下胸、腹、腋和尾下覆羽栗赤色。雌鳥體背面灰褐色,略帶藍色,下背帶有黃褐色,具暗鱗狀斑,兩翼褐色,羽緣色較淡,腹面淡褐色,各羽羽緣淡黃褐色,呈鱗狀斑紋。喙黑褐色。跗蹠及趾黑褐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櫚科油椰子屬,喬木。單幹直立,高達十至二十公尺,無刺。羽狀複葉長三至三公尺半,小葉線狀披針形,基部小葉縮短,針刺狀,葉總柄寬闊,基部邊緣具刺。雌雄兩花著生於不同花序上,雄花序穗狀,雌花序頭狀。果實卵圓形,成熟時呈黃赤色至紫黑色,中有一至三個種子,中果皮纖維質,含油分,壓榨所得之油稱椰子油,在蠟燭、肥皂製造上及工業上甚為重要。原產於西非洲。也稱為「油椰子」。
噪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色。額、頭頂至後頸栗褐色,各羽羽緣黑色,呈鱗片狀。眼周圍藍色,眼後黑色。肩、背、腰、尾上覆羽和翼覆羽等欖褐色,初級飛羽外瓣灰色,內瓣暗褐色;次級飛羽外瓣栗褐色,內瓣暗褐色;三級飛羽和中央尾羽一對栗褐色,其餘尾羽外瓣栗褐色,內瓣暗褐色;外側三對羽端灰白色。腮黑色,胸與背色同,腹暗灰色,尾下覆羽白色。喙黑色,先端黃色。
三趾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urnix suscitator
雄鳥體長約14公分,雌鳥體長約17公分。雄鳥頭上黑色,雜有褐色羽毛以及白色斑點。背至尾羽褐色有灰、黑、白斑。喉部白色。體下黃褐色,體側有黑色橫紋。雌鳥喉部黑色,其餘部分與雄鳥類似。飛行時可見到飛羽黑色,非常醒目。
共18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及南部,包括印度、中南半島、印尼、菲律賓及台灣。留鳥,無遷徙性。
出現於平地、丘陵至低海拔山區的乾燥草叢、灌叢地帶,或於耕地、村莊附近活動。地棲性,善於地上奔跑,很少飛行,習性隱密不容易觀察,遇到有人接近則蹲低在草叢中,若再靠近則突然拍翅飛起一小段後沒入草叢中,此時可藉由其黑色的飛羽判斷種類。繁殖於4~7月間,築巢於草叢或是灌叢地面淺坑,以少量枯草鋪在底部。雄鳥負責孵卵,每巢平均有4個卵,卵呈黃灰色,有暗褐色與青灰色微小斑點。
鳥綱(Class Aves)
鶴形目(Order Gruiformes)
三趾鶉科(Family Turnicidae)
狒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pio aunbis
頭軀幹長50.8~114.3公分,尾長45.6~71.1公分,體重14~41公斤,雄狒狒體型較雌性大許多,臉黑、窄長,毛粗,雄狒狒肩部與頸部毛長,體色為橄欖色。
馬利草原帶到衣索比亞與坦尚尼亞北部、撒哈拉沙漠山區。
主要棲息環境為開闊地、草原、疏林與多石山區,以白天在地上活動為主,但也會爬樹,雜食性,食物包括任何比較容易獲得的植物性或動物性食物,包括草、種子、昆蟲等;群居性,一群約8~198隻,通常為30~60隻,雌雄獸各有優勢位序,群中優勢雄狒狒帶領群的移動,但有時雌狒狒會走在前面;群體一天活動的距離約3~4公里,族群密度約每平方公里11.12~63隻,隨棲地品質不同,群體活動範圍從2~40平方公里不等,群體之間的活動範圍相互重疊;季節性生殖者,生殖間隔約15個月,懷孕期6個月,一胎通常生1仔,出生後小狒狒緊抱母狒狒胸部,之後改為騎坐在母狒狒身上,哺乳期約6~8個月,雌猴約在5歲初次生殖,雄猴5歲性成熟...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靈長目(Order Primates)
獼猴科(Family Cercopithecidae)
尾虹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ophophorus impejanus
體長50~64公分。雌雄外形不相似。雄鳥頭部具冠羽,呈匙狀;眼睛周圍皮膚裸露,呈藍色。羽色具燦爛的金屬光澤,頭部、胸部和下背部為綠、紫、藍色;上背部白色,腹部黑色,尾羽褐色。雌鳥羽色較不鮮豔,孵卵時可作為保護色;全身褐色,但雜有黑、白色斑點。
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西部及南部,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北部、西藏南部和緬甸,出現於海拔2,500~5,000公尺。
棲息於開闊的橡木林或混合林裡,多在岩層坡面上活動和休息。平時常2~3隻一起活動,並以地上的昆蟲和植物塊莖為食,秋天時則會往高海拔移動到森林界線以上的草原,冬季覓食時會用喙往地下鑿洞,穿過覆蓋的雪層到深達地面30公分的地方取昆蟲幼蟲為食,主要用喙啄食,很少用腳耙土。繁殖期5~6月,雄鳥求偶展示時會在懸崖峭壁上;巢築於岩石、樹幹下或草叢中的凹坑,並以乾葉、苔蘚為巢材;每窩2~8個卵,卵長圓形,白色但有褐色斑點,孵化期26~29天。尾虹雉也像其他雉科鳥類一樣,深受人類獵捕壓力的威脅。
鳥綱(Class Aves)
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
雉科(Family Phasianidae)
翠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aryphthengus martii
體長約46公分,是本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喙粗壯略下彎,黑色,腳細小。喙基部到耳部黑色,頭部其餘部分和頸部色。背部綠色,尾羽綠色,中央2隻羽毛較長,末端逐漸轉為藍色,飛羽邊緣藍色。
分布於中美洲及南美洲,由尼加拉瓜到厄瓜多爾西部及玻利維亞北部之亞瑪遜河流域的西北部。
棲息於熱帶森林,包括平地、山丘的原始森林,或次生林。單獨或成對活動,行動緩慢;大部分時間停在突出的樹枝上,等待獵物出現在其附近,偶爾飛出去捕食在枝葉上的昆蟲,或是撲到地面捉小蜥蜴,有時候則跟隨行軍蟻,等著捕捉被行軍蟻隊伍驚起的昆蟲和其他小動物。食物包括多種昆蟲、無脊椎動物,以及其他小型脊椎動物如鼠類和蜥蜴,也吃植物果實。下彎的喙緣有鋸齒狀的構造,可以確保捕捉到的獵物不易脫逃;較大型的獵物則被帶到樹枝上擊打,等獵物死掉再吞食。常在黃昏時鳴叫,此時牠們停在樹枝高處,與其他個體對叫,大家都發出大聲很像貓頭鷹的叫聲,聲音在樹林間迴盪而顯得吵雜,難以辨別這些鳥的位置。雌鳥和雄鳥一起於沙堤或是小峽谷的兩側...
鳥綱(Class Aves)
佛法僧目(Order Coraciiformes)
翠鴗科(Family Momotidae)
沙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體色大致為灰褐色,背面自頭頂、背、腰、尾上覆羽都是灰褐色,尾上覆羽顏色稍淡。尾羽暗褐色,短而近方形,不開叉,僅中間略向內凹。眼周顏色較深,近黑色。初級飛羽暗褐色,羽緣偏黑,狀似鱗紋。腹面自喉、胸為灰白色至下胸及腹部逐漸轉淡,下腹、尾下覆羽為純白色,前胸略帶褐色。喙黑色,跗蹠及趾黑褐色。亞成鳥似成鳥,唯上背羽緣稍帶淺色,尤其是尾上覆羽。
鑢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刷。泛指各種製刷子,如洗衣刷、洗鍋刷等。
背樹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lotes emma (Gary, 1854)
體色以灰褐色為主,頸背部具明顯且平整之鬣鱗,雄蜥於生殖季時喉囊會轉為橙色或紅色,尾長約為軀幹長之2倍,雄蜥全長最大可達40公分,雌蜥則體型較小。
印度之阿薩姆省、緬甸、泰國以及中國大陸南部和西南部。
日行性卵生蜥蜴,喜於樹林邊緣活動,常會上樹,雄體領域性強,以昆蟲或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每窩可產卵2~16顆。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舊大陸鬣蜥科(Family Agamidae),Agamids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