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施叔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曲。 著作《愫細怨》《情探》香港三部曲(洪範):《她叫蝴蝶》《遍山洋紫荊》《寂寞雲園》《維多利亞俱樂部》(聯合文學)《推翻前人》《藝術與拍賣》(東大)《耽美手記》(元尊) 評價王德威將施叔青早期的作品列為志怪,將她反芻香江所見所聞,力求藝術表現,開始寫作的一系列香港故事,從第一個故事愫細怨開始的八○年代,稱之為傳奇,同時認為她與白先勇是張愛玲六○年代重要的傳人。許南村(即陳映真)說:「施叔青自來就不是一個批判和革新的作家。」,又說:「施叔青甚至不免耽溺在她所模寫的歡狂、幽暗、霉腐而甜蜜的世界裡。」「這反省和批判的弱質,...
樂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罪人的妻女或犯罪的婦女,沒收入官為官妓,隸屬樂部,從事彈奏演唱,稱為「樂戶」。《魏書.卷一一一.刑罰志》:「諸強盜殺人者,首從皆斬,妻子同籍,配為樂戶。」後泛指供奉皇室音樂的人家。《隋書.卷六七.裴蘊傳》:「蘊揣知帝意,奏括天下周、齊、梁、陳樂家子弟,皆為樂戶。」
托爾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awlinson 及 Bosworth 教授職缺,並以其在利茲的日耳曼哲學的學生曾組成一個「維京俱樂部」(Viking Club)為傲 — 在俱樂部裡,大學生可以自由地閱讀古斯堪的納維亞的冒險故事及喝啤酒[2]。私底下,托爾金被任何有關種族及語言學意含的事物吸引,並且思考著一種與生俱來的語言品味,一種他在1955年「英語與威爾斯語」這場演講中所提到的「母語」(native language),相對於自幼時所學的語言(cradle language...
教育未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題計畫活動,舉行了多次國際討論會,出版了不少有關教育未來發展問題的專著。 "世界未來學會"、“羅馬俱樂部” 、 “國際未來可能性協會”、“世界未來研究聯合會”、“人類2000年國際協會”等國際未來研究組織也都開展了教育未來預測活動。在美國、蘇聯、英國、法國、聯邦德國、荷蘭、日本、印度等國家,研究教育未來的活動日益活躍,不僅有多種學科的學者進行專門研究,在一些大學還開設了多種未來問題課程,有些大學還授予未來學研究學位。馬克思主義重視科學預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在對未來世界的預見是在認識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
楊守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是至交,在文學寫作上,賴和對他提攜有加,1925年楊守愚加入賴和、陳虛谷所組的詩人組織「流連索思俱樂部」,又共同組織漢詩團體「應社」。1929年楊守愚第一篇小說〈獵兔〉發表在《臺灣民報》上,就是在賴和的鼓勵與指導下完成。賴和主編《臺灣民報》「學藝欄」期間,因醫務繁忙,有時請楊守愚代勞編務,當稿件不足,楊守愚隨即趕寫一篇補上,從此創作不斷,這也說明了作品與筆名之多的緣故。1935年底楊逵另組「臺灣新文學社」,發行中、日文合刊的《臺灣新文學》,邀請賴和擔任中文欄主編,賴和又力邀楊守愚幫忙編務。根據楊守愚1936年4月到19...
苦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也會倒著轉》84年晨星出版社《苦苓極短篇III》悔不當真 85年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苦苓驚怪俱樂部》 85年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愛此為止》苦苓極短篇IV 86年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對不起,愛到你》90年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兩性著作《大男人與小女子》74年晨星出版社《大戰婚姻》80年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男人投降》80年希代書版公司《成人教室》82年希代書版公司《怎樣做個愛情常勝軍》83年晨星出版社《成人教室II》禁忌邊緣 83年希代書版公司《女性自白書》83年希代書版公司《怎樣讓他/她永遠不變心》85年晨星出...
肝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雜學研究會著,張佳雯譯,先覺出版2006年。註3:不可思議的人體科學知識150問28頁,博學俱樂部著,李曉雯譯,如何出版2001年。
幻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眩惑人的法術。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世有祝師及諸幻術,猶能履火蹈刃,種瓜移井。」《初刻拍案驚奇》卷七:「細聽樂部唱歌曲,尚未終篇,已行千里有餘。玄宗疑是道家幻術障眼法兒,未必真到得西涼。」
樂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部所轄官妓的名籍。後為妓女的通稱。唐.杜牧〈張好好詩.序〉:「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喻世明言.卷一二.眾名姬春風弔柳七》:「當日就喚老鴇過來,將錢八十千付作身價,替月仙除了樂籍。」
歌聲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聲回旋於梁柱間,歷久不息。形容歌聲美妙動聽。《太平御覽.卷五七二.樂部.歌》:「謁乃聞王母歌聲,而不見其形。歌聲繞梁三匝,乃上旁梁,草樹枝葉皆動,歌之感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