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4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射中靶心。比喻能掌握事物的重點。《淮南子.泰族》:「其所以中的剖微者,正心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譬射侯中的,二名雖殊,即議之別體也。」
聳動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聳人聽聞」。見「聳人聽聞」條。01.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七.洪君疇》:「首疏以正心格君為說,且曰:『職臣在憲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風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風旨。』固已聳動聽聞矣。」(源) 
三綱八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綱指〈大學〉中「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三綱領;八目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
心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名。宋真德秀撰,一卷,薈萃聖賢論心格言,並採集諸儒精要議論作為注,主旨以正心為本。
格致誠正修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大學》篇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之為學修持的步驟與方法。
聳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聳人聽聞」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七.洪君疇》近世敢言之士,雖間有之,然能終始一節,明目張膽,言人之所難者,絕無而僅有,曰溫陵洪公天錫君疇一人而已。方寶祐間,宦寺肆橫,簸弄天綱,外閫朝紳,多山門下,廟堂不敢言,臺諫長其惡,或餌其利,或畏其威,一時聲燄,真足動搖山嶽,回天而駐日也。乙卯元正,以公為御史。公來自孤遠,時莫知為何如人。首疏1>以正心格君為說,且曰:「臣職在憲府2>,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風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風旨。」固已聳動聽聞矣。 〔注解〕 (1) 疏:古代臣下進呈君王的奏章。 (2) 憲府:御史治事的地方,指御史臺。
格格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碌之輩,後來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劉文潛在滿足自己的私慾上,無所不取,絲毫沒有畏懼;但是論到誠意正心等道德修養時,就顯得抵觸而不能相合,並以此自謂為光明公正。後來「格格不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抵觸阻隔而不相合。
求賢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求賢能,禮遇才士。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七齣:「每勸聖上誠意正心,求賢下士,聖上為之改容。」《隋唐演義》第八二回:「乞陛下特恩,賜以冠帶,更使一朝臣往宣,乃見聖主求賢下士之至意。」也作「求賢用士」。
遊騎無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外遊走的馬沒有歸處。語出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卷一二.浙中王門學案.郎中王龍溪先生畿論學書》:「文公分致知格物為先知,誠意正心為後行,故有遊騎無歸之慮。」後比喻人遠離根本,飄浮沒有止歸。
顛撲不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頤,故後人常以「程朱學派」稱之。典源摘自朱熹寫給張欽夫的書信,內容提到關於心性方面的修養工夫:若要導正心性,則必須循著致知、誠意的次序,從中下功夫,才能達到「心無時不虛」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則動靜如一,不偏於任何一處。程顥也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從身體力行中體會並且得到樂趣,到達此一境界後,就不必害怕無法把持心性。朱熹贊同程顥所言,認為要能如此下功夫,才是真正不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破綻、缺點的真理。典源又見《朱子語類.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義》。內容則是表述伊川先生(程頤)主張的「性即理也」以及橫渠先生(張載)所主張的「心統性情」二句理論深遠,是永遠不會被推翻的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