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2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茲端憂日,賴與嘉賓接。 冬至夜寄京師諸弟兼懷崔都水  理郡無異政,所憂在素餐。徒令去京國,羈旅當歲寒。  子月生一氣,陽景極南端。已懷時節感,更抱別離酸。  私燕席雲罷,還齋夜方闌。邃幕沉空宇,孤燈照床單。  應同茲夕念,寧忘故歲歡。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闌幹。 元日寄諸弟兼呈崔都水  一從守茲郡,兩鬢生素發。新正加我年,故歲去超忽。  淮濱益時候,了似仲秋月。川谷風景溫,城池草木發。  高齋屬多暇,惆悵臨芳物。日月昧還期,念君何時歇。寄職方劉郎中  相聞二十載,不得展平生。一夕南宮遇,聊用寫中情。  端服光朝次,群烈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枯萎、零落。通「凋」。《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高風勁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勁」亦堅貞之意。「高風勁節」猶「高風亮節」。見「高風亮節」條。01.宋.王柏〈跋東&01228_w01.jpg;山谷詩軸〉:「高風勁節,凜然千古。」02.明.邵璨《香囊記》第三一齣:「那飲藥譙玄,納肝弘演,高風勁節真堪羨!滄溟波浪能幾枯,歲寒松柏何曾變。」 
銘心刻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刻骨銘心」。見「刻骨銘心」條。01.《水滸傳》第九七回:「某等不能速來歸順,罪不可逭。反蒙先鋒厚禮,真是銘心刻骨,誓死圖報。」02.明.楊柔勝《玉環記》第一四齣:「此德當酬,銘心刻骨,效取歲寒三友。」03.《紅樓夢》第三二回:「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 
袁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虫僵,同臨其穴。今予殮汝葬汝,而當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歲,憩書 ,汝梳只髻,披單縑來,溫緇衣一章。適先生 戶入,聞兩童子音琅琅然,不覺莞爾,連迷則則﹔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予弱冠粵行,汝掎裳悲慟。逾二年,予披宮錦還家,汝從東廂扶案出,一家瞠視而笑,不記語從何起﹔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凡此瑣瑣,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舊事填膺,思之淒梗,如影歷歷,逼取便逝。悔當時不將 情狀,...
集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彙編在一起的各種精彩詩文、圖案等藝術品。《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雲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錦,或博古。」《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一面回頭又看那身後炕案邊掛的四扇屏,寫得都是一方方的集錦小楷,卻是諸同人送的催妝曲。」
迥然不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迥然不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迥然不同」的「迥然」,形容相差很大的樣子。「迥然不同」就是指彼此不同,差異很大。此語見用於張戒的《歲寒堂詩話》。張戒,字定復,一字定夫,南宋絳州人。在藝術風格上強調含蓄蘊藉,主張好詩應該具備「意」、「味」、「氣」、「韻」四個要素。他認為「意」、「味」可以學而致之,至於「氣」之強弱及「韻」之高下,則是屬於作家氣質和秉性方面的因素,不可強求。在其著作《歲寒堂詩話》卷上提到,曹植、陶淵明、李白、韓愈及杜甫在這四個要素中各有其優越之處,為他人所不及。自古以來,文章的形式、內容差異很大,甚至完全不同,但鍾嶸的《詩品》以古詩為歷代詩作中的第一,曹植的詩作次之,...
潘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可擊。二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凜凜涼風升。始覺夏衾單。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展轉盻枕席。長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獨無李氏靈。髣髴覩爾容。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上慚東門吳。下愧蒙莊子。賦詩欲言志。此志難具紀。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三曜靈運天機。四節代遷逝。淒淒朝露凝。烈烈夕風厲。奈何悼淑儷。儀容永潛翳。念此如昨日。誰知已卒歲。改服從朝...
松筠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松與竹歲寒不凋,用以比喻堅貞的節操。《隋書.卷六六.柳莊傳》:「梁主奕葉重光,委誠朝廷,而今已後,方見松筠之節。」也作「松筠之操」。
白首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指友情堅貞,至老不變。語本晉.潘岳〈金谷集作〉詩:「春榮誰不慕,歲寒良獨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北史.卷八四.孝行列傳.閻元明》:「昆弟雍和,尊卑諧穆,安貧樂道,白首同歸。」後指年齡俱老,同時歸天。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詩:「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