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3.12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禪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靜慮或思惟修。梵語dhyāna的音譯。指修行者高度集中精神,緣一對象或主題作思惟而達到定,這個過程稱為「禪那」。禪那按修習層次共分成四種,稱為「四禪」或「四靜慮」。在中國,禪那通常和定沒什麼區別,合為「禪定」一詞。《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三:「須菩提言:『般若波羅蜜是法無所有,不可得;禪那波羅蜜、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密、檀那波羅蜜是法無所有,不可得。』」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下.滇遊日記三》:「師獨留正殿,無具無龕,澈夜禪那不休。」
門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扉。《漢書.卷六八.霍光傳》:「中黃門宦者各持門扇,王入,門閉,昌邑群臣不得入。」《根本說一切有部奈耶雜事》卷三:「風雨來時水渧傍入,可安門扇。」
吠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賈。為梵語vésa的音譯。印度的四姓之一。此族積財巨億,坐而出納,故稱為「吠舍」。也作「鞞舍」、「舍」、「吠奢」。
節上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節外生枝」之典源,提供參考。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1>一向目視雲霄,壁立千仞,則孤負諸聖;一向拖泥涉水,灰頭土面,則埋沒自己。如今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且貴正眼流通。還委悉麼?直饒高步盧頂,不稟釋迦文,婢視聲聞,奴呼菩薩底來,也須亡鋒結舌,自餘故是出頭不得。所以道:三世諸佛只言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註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不涉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陣雲橫海上,拔劍攪龍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參考資料〕 ■宋.朱...
寶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珍寶裝飾的旗幟。《耶娑問經.卷下》:「豎立寶幢,懸幡在上。」《西遊記》第九五回:「天竺陛下,請出你那皇后嬪妃看者。這寶幢下乃月宮太陰星君,兩邊的仙妹是月裡嫦娥。」
不動明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學密宗的護法菩薩。負責降伏一切惡魔,常做忿怒表情。《大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復當以不動明王持三聚土用澡浴。」也稱為「不動尊」。
薄伽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尊,為佛陀的十種名號之一。由梵語bhagavan翻譯得名。含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義。《根本說一切有部奈耶》卷一:「爾時薄伽梵從初證覺,於十二年中諸聲聞弟子無有過失,未生瘡疱。」也譯作「婆伽婆」、「婆伽梵」。
題外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節外生枝」之典源,提供參考。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1>一向目視雲霄,壁立千仞,則孤負諸聖;一向拖泥涉水,灰頭土面,則埋沒自己。如今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且貴正眼流通。還委悉麼?直饒高步盧頂,不稟釋迦文,婢視聲聞,奴呼菩薩底來,也須亡鋒結舌,自餘故是出頭不得。所以道:三世諸佛只言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註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不涉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陣雲橫海上,拔劍攪龍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參考資料〕 ■宋.朱...
貝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多樹的樹葉。古代印度人將佛經書寫於上。《說一切有部奈耶》卷四八:「樺皮、貝葉、筆、墨、燈明,此要所須,便宜多進入。」《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跡並貝葉遺文,去歲隨了師父上來,現在西門外牟尼菴住著。」
節外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節外生枝」之典源,提供參考。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1>一向目視雲霄,壁立千仞,則孤負諸聖;一向拖泥涉水,灰頭土面,則埋沒自己。如今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且貴正眼流通。還委悉麼?直饒高步盧頂,不稟釋迦文,婢視聲聞,奴呼菩薩底來,也須亡鋒結舌,自餘故是出頭不得。所以道:三世諸佛只言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註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不涉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陣雲橫海上,拔劍攪龍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參考資料〕 ■宋.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