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論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藏之一。總稱編入三藏中的印度論師之論著。或稱為《阿達磨藏》、《阿曇藏》。
百喻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佛教典籍。印度僧伽斯那撰,南朝齊求那地譯,四卷。因故事近百,取其整數,故稱為「百喻經」。書中設有九十八個譬喻,以喻佛法、邪、正等事。也稱為「癡華鬘」。
不動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密宗的護法菩薩。負責降伏一切惡魔,常做忿怒表情。《大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一:「第五執金剛,第六不動尊。」也稱為「不動明王」。
鳥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鳳凰為百鳥之王。或指印度神話中的巨鳥,即金翅鳥。為濕奴的乘具,在佛教中為八部眾之一。《南齊書.卷五四.高逸傳.顧歡傳》:「鳥王獸長,往往是佛,無窮世界,聖人化興。」金.趙秉文〈鴻溝〉詩:「金翅鳥王分海立,卻應莞爾笑英雄。」
三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指有意志的心理、言談和身體行為。《阿達磨俱舍論》卷一三:「毗婆沙師說立三業,如其次第,由上三因。然心所思即意業,思所作業分為身、語二業是思所等起故。」(2)善、惡、非善非惡三種意志行為。《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五:「業有三種:善、惡、無記。」
律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三藏之一。佛教戒律典籍的總集。為梵語vinayapiṭaka的意譯。也譯作「尼藏」、「奈耶藏」、「調伏藏」。
白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稱善行。相對於惡行的黑業而言。《根本說一切有部奈耶雜事》卷八:「大王當知:白業白報,黑業黑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